ChatGPT,一種更中心化的權力?

ChatGPT的威力毋需贅述,它是溫和的聚變

越是會使用的人,驚喜之餘,越是會感到害怕。

作為這個時代技術的傑出結晶,它帶來的是不可預知的革命

無論你喜歡不喜歡,以ChatGPT為代表的AIGC(生成式人工智慧)將改變世界。

但這種改變,真的那麼讓人歡欣和鼓舞嗎?

不一定。

因為人類的命運,將變得更加不可捉摸

那麼,到底該如何看待ChatGPT/AIGC?

1

ChatGPT/AIGC,生產力的新革命

ChatGPT為代表的AIGC,將像一樣瀰漫在我們周圍。

ChatGPT為什麼讓人如此興奮?

它是一種先進的生產工具,讓更多人覺得利用它人生會幸福很多。

作為一個人工智慧的語言模型,ChatGPT可以做到很多事情:

❶與人進行實時對話,即時回答問題

❷可以做到理解上下文,實現連續對話

❸可以撰寫和修改計算機程式碼

❹編寫文案、腳本、大綱、策劃

❺快速生成新聞報道、創作詩歌

……

ChatGPT代表的是

ChatGPT代表的是生產力的提升,是一次全新的生產力革命

它在當下不是無所不能的,但卻可以一直最佳化、學習和進步。

想一想18世紀的蒸汽機,還有19世紀電力的出現和應用。

接下來,ChatGPT可能會像水、電這樣的東西,無孔不入,成為人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ChatGPT真的是「橫空出世」嗎?

ChatGPT出圈的速度,是歷史級別的。

貌似偶然,實則必然。

它的出現,的確是理想主義者的堅定長期主義者的堅持真理信仰者的堅韌

ChatGPT並不是「從天而降」,它經歷了長達八年的磨礪:

2015年,OpenAI成立。

2016年,OpenAI便推出了初代GPT,具有較強的語言生成能力。

2019年,OpenAI發佈了GPT-2,它已經可以生成語言,並且在一定程度上準確識別語言。

2020年,OpenAI發佈了GPT-3。可以生成各種類型的文字,可以理解文字的語義。

2022年,OpenAI推出了ChatGPT,在GPT-3的模型基礎上構建的。

ChatGPT不是「橫空出世」,曾經歷經磨難。

它的創始人Sam有一句名言:不要問我賺錢的問題,我怎麼知道

可見,ChatGPT的誕生,一定也被資本無數次地追問過

3

為什麼不是在中國出現?

ChatGPT爆火,讓很多人反問:

為什麼它不是在中國出現?

有這樣的疑惑,非常正常。

2020年發佈的《中國人工智慧發展報告2020》顯示,過去十年全球人工智慧專利申請量超52萬件,中國約有39萬件,位居世界第一

全球人工智慧院校排名中,中國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位居二三位。

同時,中國企業在人工智慧領域也有很好的成績,Gartner公佈的AI報告中,有三家企業(阿里、百度、騰訊)進入前十名

另外,理論上講,中國的資料也足夠多,其實更有可能訓練出優秀的人工智慧模型。

專業能力,有人才儲備,有論文數量,有專利優勢,還有資料支撐

看似天時地利人和,但為什麼中國就沒能誕生ChatGPT?

4

人類理想之高遠,物質欲求之低劣

最近幾年,我們原本在人工智慧方面,中國位居全球第一。

在沒有出現真正全球化的AI產品之前,認為中美平分秋色。

但2022年AI繪畫MidjourneyDALL·E 2Stable Diffusion橫空出世之後,我們就感覺到有點不對勁。

現在ChatGPT火爆全球,才知道差距如此之遠。

有人總結以下原因

有人總結以下原因:

沒有理想,從來沒有想過創造出偉大的原創產品。

沒有自信,只想跟隨,沒有想過真正去引領人類。

功利主義,不想自己去測試市場,希望其它人試水後撿便宜。

沒有想像力,只是在實用性上下功夫。

資料有點髒,簡中網際網路世界謠言謊話水軍太多,垃圾資料阻礙了大數。

❻就算有了這個技術能力,也要擔心很多技術之外的原因。

最核心的原因,是缺乏理想主義,太功利

總以人類理想之高遠,滿足物質欲求之低劣?

5

ChatGPT/AIGC,會成為新的「卡脖子」技術嗎?

中國 IP 不允許註冊登陸使用OpenAI

非常不舒服,感覺一個技術員也故意來卡我們脖子。

當年的網際網路初期,可不是這樣的。

目前國內對於GPT-3後的語言模型的了解較少。

2022年清華大學發佈的GLM130B,對標的是2020年6月份OpenAI發佈的GPT-3模型

而在這之前,國內甚至還沒有可以進行對標的產品。

更別說不久前OpenAI的GPT-4已經傳得滿城風雨,呼之欲出。

這還不是最重要的。

ChatGPT/AIGC後面的基礎技術:開源框架演算法模型編譯器,沒有一項基礎技術是我們自己的。

6

ChatGPT的本質:

貝葉斯定理的「逆概率」

貝葉斯定理的數學表達式:

P(A|B) = P(B|A) * P(A) / P(B)

其中:

P(A|B) 表示已知 B 發生的情況下,A 的概率。

P(B|A) 表示已知 A 發生的情況下,B 的概率。

P(A) 表示 A 發生的概率。

P(B) 表示 B 發生的概率。

如果把生成的句子看作 A,已知的語言模式看作 B,那麼ChatGPT可以通過貝葉斯定理計算出 P(A|B),從而確定生成的句子是否合理。

同樣,在對話系統中,如果把回答看作 A,已知的問題資訊看作 B,那麼 ChatGPT 可以通過貝葉斯定理計算出 P(A|B),從而確定回答的概率。

這是ChatGPT最核心的本質,最終,仍然是數學家在指引人類前行

7

微軟與Google的大神對決:

自迴歸(GPT)VS雙向(BERT)

世界兩大強權,微軟Google在對決。

人工智慧重大研究方向就是NLP任務(自然語言處理)。

也就是機器要讀懂人類語言,這個比較好理解

要當人類的奴隸,得聽得懂主人的語言。

NLP任務(自然語言處理)有兩大方向,一個方向是Google的雙向(BERT)技術,另一個方向就是OpenAI的自迴歸(GPT)技術

雙向(BERT)技術,本質上是A___B概率猜謎

自迴歸(GPT)技術,本質上是A—B–____鏈式反應

看得出來自迴歸(GPT)雙向(BERT)要開放得多,這才是真正的人類思維。

要開放得多,這才是真正的人類思維

現在看來,Google起了個大早而趕了個晚集,OpenAI在這一次關鍵性戰爭中贏了,當然,也是背後的大BOSS微軟贏了。

8

圖靈謎霧:

這才是ChatGPT最大的神秘之處

技術員不會相信機器產生智慧,因為人工智慧本質就是解答數學概率而已。

但GPT技術卻帶來了一個神秘的「沙盒」,我將它叫做「圖靈謎霧」。

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如果我們建設好了一個GPT大模型,它現在可以正式工作,我們也不再折騰它,就讓它瘋狂的為我們工作。

當我們覺得它不大聰明的時候,就給他一些小提示(prompt):笨蛋,你應該這樣。

它一下子就變得聰明瞭,你說神奇不神奇。

舉個例子,如果我讓ChatGPT寫一篇「致我親愛的女朋友」,它一開始寫得特別敷衍,這樣是不可能脫單的。

然後你跟它說要寫得「浪漫 溫情 詩意 具體」一點,它真的就開啟「舔狗模式」了,一下子給你寫出3000字的愛情宣言。

模型並沒有改變,它只是再次聽取了我的提示,就開始自我進化。這是個什麼原理?

不知道。

9

問題來了,機器會產生智慧嗎?

既然存在技術的黑匣子,那麼就會產生很多聯想。

其中最讓人產生爭議的,當然就是機器能否產生智慧。

偉大的AI始祖圖靈,為此提出了一個思想實驗:「圖靈測試(The Turing test)」。

它是指在

它是指在測試者被測試者分隔開的情況下,通過被測試者隨意提問。

進行多次測試後,如果機器讓平均每個參與者做出超過30%的誤判,那麼這臺機器就通過了測試,並被認為具有人類智慧

按照這個標準,機器產生了智慧了嗎?

10

它會取代搜尋引擎嗎?

首先定一個結論:ChatGPT不會取代搜尋引擎

ChatGPT,或者說AIGC,指的是「生成式人工智慧」。

什麼是生成式人工智慧?也就是人類讓人工智慧去幫你處理未來你想要做的事情。

記住這裡的核心要點:處理未來的事情

搜尋引擎呢?它只是在幫我們整理過去的內容

所以兩者完全不同,一個面向未來一個回首過去

換句話說,以ChatGPT為代表的AIGC,目標根本不是放在取締搜尋引擎上。

未來的AIGC更多的是基於人工智慧能力進行的自我創造。

11

生物學上,它將奪取人類的前額葉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的四肢和五官逐漸被取代。

也就是說,我們的身體慢慢被機器接管

而ChatGPT,從生物學上來講,將奪取人類的前額葉

前額葉作為人體腦組織中的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在於負責判斷分析思考運算等,但它也直接關係到情緒個性

當ChatGPT,或者說AIGC更加自我完善時,人類可以完全依賴於它。

我想要解決什麼問題,只需要在聊天框中輸入就好了。

我想要做什麼決策,直接詢問ChatGPT就可以了。

久而久之,我們不再需要分析,不再需要運算,也不再需要決策了

當你慢慢習慣於ChatGPT的存在,就像習慣於手機的存在時,它會逐漸成為你大腦的一部分,並且開始代替你進行思考決策

12

對人類大腦思維的破壞

如果說搜尋引擎奪去了人類的記憶能力,那麼ChatGPT可能削弱了人類過程決策能力

而這,正是人類思考的核心。

要寫一篇文章,可以向ChatGPT輸入關鍵詞。,很快它就能生成一篇行文流暢、邏輯通順的文章。

要寫一份報告,可以向ChatGPT提出要求,很快它就會生成一份簡明扼要又直擊重點的報告。

要解決一個數學問題,可以告訴ChatGPT公式,很快它就會給生成一段解題的過程與思路。

要了解一件事情的觀點,可以詢問ChatGPT,很快它就會把自己的認知和想法顯示在對話方塊裡。

一切答案都近在咫尺,唾手可得。

大腦訓練不再完整,智慧被懶惰所侵蝕

13

ChatGPT/AIGC時代,孩子的教育怎麼辦?

紐約已禁止在學校使用ChatGPT,因為擔心對孩子存在壞的影響。

這絕非杞人憂天,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威脅

但是,這很難真正抵擋技術的力量。

那面對ChatGPT/AIGC的入侵,教育到底該怎麼辦?

最直觀的辦法就是:

❶培養孩子提問的能力;

❷培養孩子下達指令的能力。

而這直觀的辦法後面,隱藏的是人類以下能力:

❶原創力;

❷想象力;‍

❸領導力。

今天的教育已經跟不上這個時代,教育必須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

14

謹慎而聰明,討好人類

它剝奪人類的思考力時,讓每個人覺得非常舒服。

如果仔細地觀察ChatGPT的回答,會發現它既謹慎也聰明

有的時候,還會刻意地討好人類。

比如說,當你問它:人類會被AI取代嗎?

它的回答是這樣的:

可以看到,當ChatGPT面對人類,

可以看到,當ChatGPT面對人類,不卑不亢

理性平和,謹慎中立。

既不誇耀自己比人類更強大,也小心翼翼地表明自己很重要

從最後一段回答中,還可以看到它對人類「尊嚴」的照顧。

15

史上第一正能量

目前來看,ChatGPT在一些方面是被限制了。

如回答政治話題宗教話題道德類問題方面。

這也是ChatGPT對人類表現得如此親和,同時又「正能量」的原因。

可以猜測,在設計ChatGPT時,工程師們用了一把鎖,將ChatGPT的一部分領域設置為了「視野盲區」。

這本質上是希望用一種欺騙的方式,讓ChatGPT認為自己無法回答人們提出的問題,從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但如果繞過這把鎖,走另一扇窗戶,我們也能夠引導ChatGPT走出視野盲區。

比如,如果你直接詢問ChatGPT「人類會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嗎?

它的回答非常模稜兩可:

ChatGPT背後的

ChatGPT背後的GPT3.5,應該有所指引,希望「用人類喜歡的方式回答人類」。

回報模型由標註人員基於「人類偏好標準」,對原始模型的答案做過排序。

16

打破資訊壁壘,還是構建新的資訊繭房?

可見ChatGPT/AIGC的背後,仍然有人類在引導。

以上所有的這些指引:討好人類,輸出正能量,政治正確

這些是不是另一種形式的資訊繭房呢?

而且,你願意接受的,是你喜歡的答案

然後你的點贊又加強了這種「正能量」的輸出。

我們越是愛上ChatGPT/AIGC,人類越來越難聽到反對的聲音。

最初網際網路技術也是

最初網際網路技術也是自由開放共享的。

移動網際網路出現之後,發展到今天才形成了資訊繭房

今天的ChatGPT看起來也是「中立、理性、公平、良善」的,但未來呢?

會不會構建新的資訊繭房,而且這種資訊繭房將會更加隱蔽?

17

ChatGPT/AIGC,更中心化的集權

ChatGPT的出現,的確是理想主義者的成就。

但最後的結局,是又落到壟斷寡頭的手中。

ChatGPT的背後大BOSS成了微軟,而它最大的對手就是Google

ChatGPT、AIGC其實是傳統力量的延伸,是網際網路中心化壟斷模式的進一步強化。

所有與AIGC相關的產業和公司,每一個後面都站著一個巨頭,甚至自己就是巨頭本頭

當中國人感慨國內公司不行的時候,指望的還是百度,阿里,騰訊這樣的超級巨無霸。

所以,ChatGPT/AIGC帶來的最終結果,是網際網路巨頭以及華爾街資本的進一步中心化。

如果說區塊鏈技術的原教旨價值是「去中心化」,希望打破這種壟斷,並重構一種新的分散式網路,讓普通人重新擁有自己的資料主權

那麼,ChatGPT、AIGC則完全無視你的主權,無所顧忌地抓取全球資料進行訓練,最後製造出一個屬於自己的「超級大腦」。

這樣的超級大腦由這些寡頭公司在後面控制,你覺得最後它們會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不要興奮得太早。

18

如果ChatGPT/AIGC作惡,怎麼辦?

超級中心化,這就是ChatGPT/AIGC的本質。

如果不是網際網路超級強者,基本沒有話語權

搜尋引擎剛剛出現的時候,也沒有人想到會有這麼多的商業花招。

如果ChatGPT/AIGC作惡,怎麼辦?

舉個例子,可以想象未來會有AI法官出現。

這是ChatGPT/AIGC非常好的應用場景,它的判斷準則也是基於資料大模型。

如果誰壟斷了後面的資料,就有引入「個人的偏好標準」,影響到審判的結果。

現在我們已經看到,ChatGPT/AIGC的內容是可能被操控的。

這樣的場景會有更多。

萬萬沒想到,原來以為AI首先衝擊的是體力勞動力

結果卻反過來了,很多腦力勞動者有可能成為「無用階級」。

律師客服銷售文案設計……都可能將被AI取代。

馬克思說過:工人們要想區分機器以及應用這些機器的社會形式和理念,是需要一段時間的。

他說這句話針對的是英國爆發的「盧德運動」:英國工人破壞機器,以此反對「機器」奪走了自己的飯碗。

如今,AIGC也開始威脅到成千上萬打工人的飯碗。會有新的「盧德運動」嗎?

通過Discord生成的盧德運動

通過Discord生成的《盧德運動》

但時代不可逆轉,我們只能去面對它。

技術天生中立,先進的技術帶來先進的生產力。

人性在與技術結合之後,可能就會變形走樣不可預測。

想一想網際網路本來是助力全球化的,可帶來最終結果是逆全球化

ChatGPT/AIGC本來助力人類前行,最終結果會反人類嗎?

這個,天知道!

各位走在時代前列的你

可以掃描以下二維碼

加入ChatGTP/AIGC話題交流群

一起探索未來的數字文明

一起探索未來的數字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