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的CEO共識:超級AI算力+大模型成為核心競爭力,生產力被重新定義

允中 發自 凹非寺

ChatGPT正在加速將人工智慧推入一個全新週期。

「AI的iPhone時刻」、「宛如網際網路發明一樣重要」……比爾·蓋茲、黃仁勳等行業大佬已經用最為精簡有力的語言,給這場技術風暴完成初步定義。

但具體呢?具體究竟會帶來哪些機會和影響?

行業內外,迫切想要知道答案。

就在最近,一場齊聚了宋春雨戴文淵賈佳亞周明王在唐文斌範建平的panel上,發出了來自中國AI創新圈的聲音:

ChatGPT所代表的人工智慧技術將重新定義生產力,超級AI算力+大模型演算法正在成為國家和產業戰略核心競爭力。

這些名字,代表著中國AI領域從學術到產業、從演算法到晶片、從發跡到蓬勃最為頂尖的一批力量。

他們如何看待ChatGPT引發的新浪潮?如何應對新一輪技術趨勢?有哪些前瞻視角?

在這場以ChatGPT為題的開年激辯上,都有答案。

在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創投高級合夥人宋春雨的主持下,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研究院人工智慧實驗室負責人範建平,第四正規化創始人、CEO戴文淵,思謀科技創始人、董事長賈佳亞,瀾舟科技創始人兼CEO、中國計算機學會CCF副理事長、創新工場首席科學家周明,寒武紀聯合創始人、執行總裁王在,曠視科技聯合創始人、CTO唐文斌,多位嘉賓圍繞話題展開了深度討論,挖掘人工智慧在各細分領域的機遇種子。

以下為圓桌主要內容實錄:

ChatGPT引起AIGC領域劇震,作為現象級科創領域事件,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創投高級合夥人宋春雨開場說到:

這是人工智慧發展的iPhone時刻。10年裡,我們累計投資了40+優秀的人工智慧公司。

背後更為暗流湧動的現象是——人工智慧正在迎來第三波大模型生成式AI的浪潮,標誌著AI進入了一個新的正規化時代。

ChatGPT所代表的人工智慧技術將重新定義生產力,超級AI算力+大模型演算法正在成為國家和產業戰略核心競爭力。

圍繞AI如何深度變革行業、面對何種機遇挑戰,宋春雨與嘉賓展開了熱烈討論,並總結了ChatGPT引發的三個產業機會

AI掀起雲雨如何滋潤產業沃土

宋春雨:首先請範博士介紹一下,聯想集團的AI智慧化轉型3S戰略以及研發戰略,如何在人工智慧領域落地?聯想的行業knowhow和AI解決了哪些客戶關鍵問題?

範建平:聯想集團根據3個業務成立了3個業務集團:IDG、ISG、SSG,業務收入佔比逐年增高,側面說明了集團3S戰略的成功;隨著3S戰略與「端-邊-雲-網-智」新IT技術架構的深度融合,聯想已經從設備提供商成長成為智慧解決方案提供商,通過聯想眾多的製造中心和工廠,可以高效實現內生化外式的新技術推廣。通過AI技術的大量應用,以及深入到工廠一線,聯想得以解決一系列核心、實際的應用問題,如預測訂單排產、換線問題、降低運輸成本等。這些都是人工智慧可以實現的「端到端」解決方案。

宋春雨:過去幾年,大家都在討論AI遭遇了低潮期,產業痛點就是如何體現商業價值,AI商業化為什麼會遭遇這樣的困境?請戴總分享一下。

戴文淵:這不僅僅是技術問題。以我們服務過的連鎖快餐行業為例,它並不會因為篩選簡歷的效率遠高於同業者而獲勝,但每平米創造的利潤值至關重要。我覺得過去幾年,AI的低潮,很多時候不是因為技術本身沒有威力,而是沒有用對地方,沒有幫企業形成競爭力。類似,如今各個企業已經進入了發展的深水區,我們要思考如何找準AI的發力點,未來AI要幫助企業解決的不僅僅是技術問題,而是創造利潤增長,獲得核心競爭力。

宋春雨:如何把AI技術和垂直行業的深度融合,有哪些成功的經驗和教訓?賈總長期致力於人工智慧落地企業應用,還請分享一下。

賈佳亞:我做了二十年研究,自認為人工智慧是可以持之以恆研究下去的。在過去的短短的半年到一年,我感受到AI技術更迭的速度越來越快,今天各位研究的問題,和我們過去的研究完全不一樣。用AI解決產業問題,AI只是一個起點,如何持續上升才是最難的。初創公司應該像聯想早年一樣,抓住別人不願做、不下功夫的一個點,把底盤做紮實,再往前走。

宋春雨:請瀾舟科技的周總評價一下,以訓練大模型的熱點看來,從感知、決策智慧到AIGC生成式AI,如何帶來新增量、場景和機會?

周明:我的感觸是,「聽見客戶聲音」是開發技術的前提。我將技術落地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深耕技術卻不了解客戶需求、客戶需求碎片化以及系統性響應客戶需求。如何應對客戶的碎片化需求,如何通過穩定的技術體系解決客戶的長尾現象,最終達到技術的制高點,走出中國特色的AI創新之路,是AI企業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宋春雨:曠視科技深耕「AI+IoT」的深度融合,唐總對AI融合最大的感觸是什麼?我們常說AI在變革行業,您覺得哪些行業是最有可能突破的?

唐文斌:最大的心得,就是「做正確的事,也要正確地做事」。AI在不同行業落地,每個場景會有所不同。舉例來說,臉部辨識這項應用,在很短時間內就實現了業務閉環。但切換到自動化場景,就會發現商業化沒有想象中那麼快。從外因看,AI落地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體系,需要經歷較長的週期。從內因看,AI落地需要企業補齊軟硬體開發、供應鏈整合、經營組織管理、市場營銷等各方面的能力短板。這沒有捷徑,需要我們堅定、紮實地走下去,不能圖快。只有形成端到端的閉環,真正為客戶交付價值,我們的工作才算是成功的。

算力如何打開大模型大門?

宋春雨:AI晶片作為算力的基礎,目前處於「一卡難求」的狀態;有訊息說,滿足大規模AI集群的算力,參數模型會面臨提升600倍的需求,對應的AI晶片市場、技術將如何滿足?請寒武紀的王總為我們介紹。

王在:這裡分享一下作為AI晶片企業對於核心競爭力的思考。我個人認為,我們最寶貴的財富是最早推出雲端智慧晶片,在包括網際網路、交通、金融等行業收到越來越多客戶的反饋,實現了產品在多個行業均有規模化的應用與落地,慢慢擴大了市場。

這個過程比較緩慢,其一是因為使用者需要一定的過程去應用和接受,其二是因為算力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實現而軟體實力需要沉澱。如實現大模型,涉及最佳化、大模型互聯設置以及服務各位嘉賓,需要適配不同的場景等,做晶片都必須走一遍這些路。

宋春雨:請教大家,為什麼ChatGPT帶來如此革命性的變化,代表了怎麼樣的發展趨勢?

周明:首先要佩服長期堅持的精神。OpenAI堅持做深層次預測,堅持了7年,目標就是引領世界。而很多學校和大廠,追隨的意味更重,在姿態上是不及的。我個人認為,一方面我們應該擁抱世界大潮流,如大算力,大資料,大模型;另一方面,應當抓住行業資料和使用者資料等資源,走大模型和產業結合之路,快速滿足使用者需求,促進大模型開發,滿足兩條腿迭代。

賈佳亞:ChatGPT是一個非常驚豔的產品。短期看來,AI技術是有壁壘的;長期看來,一項技術從誕生起,就表示這項技術能「跑通」,而且實現的路徑不止這一條。圖像生成也是如此。AI軟體模型蘊含著機會,中國一定會出現五六個大模型,最終目標殊途同歸。

唐文斌:OpenAI令人欽佩的地方,一是技術信仰,二是把訓練當產品做。ChatGPT在底層資料、核心技術、使用者體驗等各方面,可以說是里程碑式的AI產品。它既揭示了自然語言大模型的未來可能性,也為圖像大模型的發展帶來了啟發。我們認為,生成式大模型有望突破圖像大模型的上限,並推動底層架構的統一。這將涉及更大的物理世界的場景,即通過建立「感知-決策-執行-反饋」的能力體系,讓線下的物理世界發生改變。

宋春雨:聯想集團在大模型產業應用發揮怎樣的作用,會有哪些行動?

範建平:聯想做行業大模型,例如製造業大模型,最重要的就是要使AI實現可控,甚至是生成過程可控,這就蘊含著諸多未知。大模型帶來更多是前瞻性的視角:通用人工智慧的方向在何方?AI除了模擬人的記憶和推理,還有什麼別的能力待挖掘?聯想生態企業都可能處在人工智慧的「橋頭堡」,我們的數智力中心可以為他們賦能。

宋春雨:特別感謝各位嘉賓的精彩分享!ChatGPT正在經歷巨大的變遷,我們認為是重新定義生產力顛覆性變化的機會。超級算力和大模型代表的超級演算法,正在成為國家和企業的競爭力。

總結三個產業機會:

  • 第一,人工智慧從感知人工智慧進入到生成人工智慧,中國將迎來ChatGPT的歷史性機遇,需要我們長期堅持;

  • 第二,AI算力中心成為社會和產業的基礎設施,推動通用計算進入智慧計算新時代,大模型、自動駕駛和AI深度融合應用將持續推動AI算力的提高;

  • 第三是在資料智慧時代,特別需要AI的演算法、算力、高質量的資料支撐。

關於聯想CEO年會

2月24日,以「韌性生長 共創星海」為主題的聯想創投2022/2023 CEO年會在北京開幕,年會邀請到LP、科學家、經濟學家、科技創業者及聯想集團高管等共計350餘人共赴盛會,分享穿越週期的心得,共享科創賽道的前瞻視角。

*本文系量子位獲授權刊載,觀點僅為作者所有。

相關文章

Intel盯上GPU:從遊戲到資料中心

Intel盯上GPU:從遊戲到資料中心

夢晨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眾號 QbitAI 從遊戲、短視訊到人工智慧、工業仿真再到元宇宙,這些當下風口都離不開同一種晶片—— GP...

以太坊 (Ethereum) 五週年:從涅槃中甦醒

以太坊 (Ethereum) 五週年:從涅槃中甦醒

慶生 當區塊鏈再一次走進普羅大眾的視野,並得到科技巨頭們前所未有的重視時,以太坊已經成為區塊鏈領域無法被忽視的鉅艦。在資本肆無忌憚野蠻增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