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看點 | 德國企業為何這麼牛?因為堅守這9個法則

寫在前面:

很多人認為,德國的經濟奇蹟一直延續到現在,大部分德國企業在經歷了各種國內外政局動盪和危機以後,仍在穩健、均衡地發展著。在這種現象背後,是德國企業不斷地與時俱進,甚至未雨綢繆。

我曾在德國留學和工作,和各種各樣的德國企業打過交道。經過長期的觀察思考和閱讀積累,我對德國企業長盛不衰、穩健發展的經營智慧有著深刻的認識,並將其總結為九大法則。其中有些法則是德國人津津樂道的,還有一些卻是他們秘而不宣的。

法則一:目標著眼長遠

我們知道,在企業遇到較大的經營困難或者全球性的經濟危機時,典型的美國企業會立即裁員。那麼,德國企業會怎麼做呢?

德國企業有一個應對經濟危機的法寶,就是短時工制度,這一制度已經有100多年曆史,被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克魯格曼譽為具有「勞動力儲藏」功能的政策。

短時工制度是指企業通過縮短工時、臨時降薪、安排培訓或休假等措施與員工共同渡過危機,儘量避免裁員。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高檔汽車織物面料製造商洛施公司的銷售額下降了20%,但是公司並沒有因此而裁撤任何員工,而是利用這個經濟低谷時期讓員工接受在職培訓。

那麼,德國老闆人傻錢多嗎?當然不是。短時工制度是管理者著眼長遠的重要表現:藉助這一制度,德國企業可以做好長期的人才儲備,也省去了在業務復興後重新進行人員招聘和培訓的費用。

這一制度使員工即便在大環境不好或者企業經營業績差的時候也不用擔心丟掉工作,這種安全感換來的是員工對企業的絕對忠誠和工作中全身心的投入。

此外,德國企業的長期戰略思維還體現在高管的穩定性和薪酬設計、長期的計劃和投資決策等多個方面。

法則二:以創新引領市場

德國第二大電商奧托公司的執行長畢爾肯說:「如果只會複製和粘貼,企業永遠不會成功。」 德國產品的主要賣點是技術和創新以及提供的價值,而不是低價。持續的技術創新是許多德國製造型企業長盛不衰的根源。

很多人眼裡,創新似乎很神秘而且遙不可及。實際上,通過持續的、小規模的流程和產品的改進來實現產品質量的提高是更為現實的創新。即便是在德國企業,典型的創新過程也主要是由許多小的提高和改進累積而成的。

大部分德國公司都有一個持續改進流程,並設立專項獎金。寶馬公司通過名為「I-motion」的金點子計劃來持續改進公司績效。蔡司一度是收集員工建議最多的德國公司,員工平均每年提出的建議超過5000多條。

法則三:深耕全球專業細分市場

德國企業之所以能夠在全球客戶和競爭對手心目中建立起標杆地位,高度專注和專業化是核心,這是眾多德國企業的共性和經營之魂。將專業化與國際化有效結合,使德國企業如魚得水,而且這「水」的體量還很大。

一方面,德國企業專注於高端、細分和利基市場,在產品研發和製造的深度上有著絕對的優勢;另一方面,不管是大型企業還是中小企業都積極開拓國際市場,保證了產品營銷的廣度。

很多德國企業雖然不為普通消費者所熟悉,但是卻在全球範圍內的細分市場中擁有極高的市場份額和獨一無二的品牌影響力。德國擁有2300多個享譽世界的品牌,其中大部分都活躍於某些專業領域和縫隙市場,還有相當一部分霸佔著高端細分市場。

比如,福萊希公司專業生產寵物伸縮牽繩,在小小的牽狗繩領域,他們贏得了全球70%的市場。該公司的口號是:「我們只專注一種產品,但我們做得比誰都好。」德國的四個豪華汽車品牌奔馳、寶馬、奧迪和保時捷加起來佔據了全球豪華車市場90%左右的份額。

法則四:基於核心能力開展多元化經營

企業的多元化戰略分為相關多元化和非相關多元化兩種。牛津大學商學院的惠廷頓教授經過對美國、英國、法國和德國的工業企業100 強進行對比分析後發現,「備受推崇的相關多元化戰略似乎是長期增長的可持續藥方,而且可提供穩定的、超過一般水平的財務回報。」

在相關多元化經營中,新產品、新市場和新客戶與企業的核心能力有很大的關聯性,企業的不同業務之間可以形成協同效應,在投入較少的情況下可以實現較大的產出,從而實現企業的良性發展。

在德國,相關多元化是占主導地位的戰略模式。大型德國工業企業中始終堅持執行這種多元化戰略的著名企業有西門子、寶馬、巴斯夫、拜耳等。正因為奉行這一多元化模式,絕大部分的德國企業都是中小企業:企業不盲目求大求全,而是做深做專;即便遇到增長瓶頸,也是儘量圍繞核心能力進行業務擴張。

遙想當年,如果美樂寶公司在二戰後沒有圍繞主業開展多元化,就不會有如今聞名全球的德國嬰幼兒奶粉品牌愛他美,因為你肯定想不到,美樂寶公司的前身只是兩個德國麵包師於1921年在德國一個小村莊成立的生產麵包乾和餅乾的食品廠。

法則五:保持與客戶的長期和緊密關係

很多德國企業成功的秘訣之一是在保持技術優勢的前提下,重視與客戶的長期合作關係,並通過一攬子服務措施不斷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德國知名的企業管理顧問安娜·舒樂認為,與客戶的交流應該是企業管理人員優先完成的任務。也就是說,企業高管也要與客戶直接打交道,最好能做到貼近客戶,了解客戶的需求。

在一個面向德國隱形冠軍企業的調查中,有超過75%的企業指出,它們的高層管理人員與客戶有密切的私人交往。利貝卡公司的執行長埃裡希·貝格說:「和客戶的關係就像婚姻一樣,需要經營和維護。」該公司與1000 多個客戶客戶保持著長期的合作關係。公司成立之初的第一個客戶,到目前仍舊是公司的重要客戶。

法則六:與同行合作共贏

估計你完全想不到(德國人也不會告訴你),在德國,競爭對手之間的合作是企業界的共識和普遍現象。德國企業普遍認為,競爭不是你死我活、水火不容,而是合作共贏、共生共存;競爭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發展和提升自己,而不是一味地消滅競爭對手。全世界豪華車市場形成的德系三強ABB格局,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奧迪、奔馳和寶馬在激烈的競爭之外還保持一定程度的合作。

德國企業同行之間強調團結合作的傳統可以上溯至19世紀中後期。《經濟學人》雜誌甚至認為,「強調合作而非競爭」是使德國成為一流國家的關鍵原因。1875年,德國僅有4家卡特爾壟斷組織。1905年,這個數字已經增長到了385 家!

在歷史上,德國同行業企業間形成了很多「利益共同體」。這是一種較為鬆散的聯盟,同行業企業間可以藉由這一平臺協調各項政策,從技術專利到行業標準無所不包,成員企業之間還經常交叉持股。

在當今的德國,同行業企業進行合作的形式也多種多樣。常見的形式主要有建立同行合作網路、成立合資公司、打造企業集團等。

法則七:吸引並留住核心員工

百年老店博世公司的創始人有一句名言:「我不是因為錢多才支付高工資,而是因為支付高工資才賺了很多錢。」

德國企業為了吸引並留住人才,不僅提供相對公平但又有吸引力的薪酬體系和工作條件,還採取了員工培訓、充分授權、從內部提拔高管、讓員工分享利潤等一系列措施。

德國企業極為尊重和重視技術型、專家型人才。很多德國企業推行專家型的職業發展模式,讓他們在企業內部擁有廣闊的自我發展和提升的空間。比如,在蔡司公司的專家型員工中,資深首席專家和所謂的蔡司院士與公司的最高管理人員平級,主資深專家和首席專家的級別相當於公司的中層管理者。

如果核心員工由於種種原因離開了公司怎麼辦?德國企業的做法是:歡迎好馬吃回頭草。這一現象在德國高科技行業尤為常見。SAP有一個每年為已離職員工舉行隆重聚會的慣例。SAP公司2%的員工、西門子3%的員工都是吃回頭草的好馬。考慮到這兩家公司龐大的員工總數,這一比例背後的絕對數量實在不少。

法則八:奉行謹慎保守的財務政策

德國有一句諺語:「小心謹慎是成功之母」。

這句諺語在德國的企業經營尤其是財務決策中體現得很徹底。在見證了英美製造業持續衰退後,德國企業對英美產業金融制度和公司管理模式更是不屑一顧,而繼續堅持德國式的保守做派。100 多年以來,西門子公司遵循的融資政策是:把利潤的1/3 用於分紅,1/3 留作公開的儲備金,1/3 作為公司的隱性儲備金。

德國家族企業的平均股東權益比例達到了43.5%,就算是上市企業也能達到37.6%。較高的股東權益比例意味著企業財務狀況較高的穩定性。德國企業的融資渠道仍然以銀行貸款和內源融資為主,而對資本市場和私募股權這兩種在英美企業常見的融資渠道保持高度懷疑的態度。

德國總共有330多萬家企業,其中的上市公司只有830家。絕大部分的德國企業都是家族企業,他們做財務決策時有兩大原則,即最大安全性和獨立性。萬般手藝千種訣竅,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家族企業的世代傳承。

法則九:正視衝突以化危為機

在遇到問題、衝突和危機時,典型的德國式做法是直面這些衝突和危機,分析原因,並通過有效的溝通化解衝突,力爭化危為機。

德國人認為,如果人們能就事論事地、理性地進行討論和爭辯,不但一點不傷害工作中的合作氛圍,反而能促進溝通,提高工作業績。在德國公司裡,如果遇到部門經理之間吵架甚至下級和上級吵架,不要覺得奇怪,因為他們吵完架後又會坐在一起喝咖啡,在參加公司或部門聚餐時還會一起談笑風生、喝酒聊天。

很多家族企業都制定了一整套企業治理機制或家族憲章,明確規定企業股東、經理層和監事會之間的權利、義務及責任,為各種決策的實施設定規則和方法,以提高企業的決策能力,創造最大的管理價值。家族憲章雖然不是萬能藥,但是可以減輕或消除很多矛盾衝突,使企業將時間和精力集中在業務層面,而且企業規模越大,越需要家族憲章。

未雨綢繆,提出「管理4.0」

德國在二戰後的廢墟基礎上創造了引人矚目的經濟奇蹟,使得全世界競相研究和學習德國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很多人認為,德國的經濟奇蹟實際上一直延續到現在,因為大部分德國企業在經歷了各種國內外政局動盪和危機以後,一直在穩健、均衡地發展著,在歐美髮達國家中可謂一枝獨秀。在這種現象背後,是德國企業不斷地與時俱進,甚至未雨綢繆。

為了迎接「工業4.0」時代,德國企業界和管理學界提出了「管理4.0」這一新的管理體系。弗勞恩霍夫協會的亨克教授認為:「要實現工業4.0,得先實現管理4.0。」我們不能只把工業4.0 看成一次產業革命或技術革命,它同時也是一次企業管理革命。「人」才是工業4.0 的核心,變革直接影響到的是人,而人要及時地改變和調整自己,才能適應新時代的要求。

本文轉載自「TOP創新區研究院」,原標題《德國企業為何這麼牛?因為堅守這9個法則》,文 | 趙振勇,節選自《創新與管理4.0》

為分享前沿資訊及有價值的觀點,衛星與網路微信公眾號轉載此文,並經過編輯。

支持保護智慧財產權,轉載請註明原出處及作者。

如文中圖片或文字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繫我們。

好文推薦

商業航天的叢林法則

當制裁名單成為一種資質

商業航天,資本主導模式的隱憂

商業航天:衛星網際網路熱潮下的冷思考

舉國模式和馬斯克模式之外,火箭研發有沒有第三種模式?

電子雜誌,掃碼閱讀

期期精彩,不容錯過

期期精彩,不容錯過

明星企業推薦

· 衛星與網路微信公眾號(ID:satnetdy)團隊

編輯:豔玲、哈玫

主筆記者:李剛、張雪松、樂瑜、朝天椒、黑法絲、刀子、趙棟

策劃部:孫國鋒、楊豔

視覺總監:董寧

專業攝影:馮小京、宋煒

設計部:顧錳、潘希峎、楊小明

行政部:姜河、林紫

業務部:記軍、王錦熙、瑾怡

原創文章轉載授權、轉載文章侵權、媒體合作等事宜,敬請加微信:Juice0212

投稿請發郵箱tougao@yinhexi.la

展覽展廳設計、企業VI/CI及室內設計、企業文化建設及品牌推廣;企業口碑傳播及整體營銷傳播等,請加微信:a13810322995

· 呼風喚雨各分部:

成都分部負責人:沈淮

長沙分部負責人:賓鴻浦

西安分部負責人:郭朝暉

青島分部負責人:江偉

· 呼風喚雨總部負責人:農燕

· 聯盟負責人(惠新東橋分部):肖均

· 大會負責人:蔡凌希、黃山、周雷

· 投融資及戰略層面合作:劉語霏

·

本平臺簽約設計公司:一畫開天(北京)文化創意設計有限公司

· 航天加(深圳)股權投資基金管理負責人:楊豔

微信公眾號太多不好找到我們?

微信公眾號太多不好找到我們?

這個問題其實很容易解決,置頂,或星標公眾號「衛星與網路」

遇見你真好,希望能一直陪著你。

相關文章

MP3是如何騙過你耳朵的?

MP3是如何騙過你耳朵的?

點選圖片跳轉視訊! 寫在前面: 現在幾乎所有音樂軟體都普及了 FLAC 無損格式,MP3 格式早已成為過去時。但這個記憶中最常見的音訊格式,...

通訊原理教材,就該這麼寫!

通訊原理教材,就該這麼寫!

什麼是「通訊(Communication)」? 簡單來說,通訊就是傳遞資訊。我把我的資訊發給你,你把你的資訊發給我,這就是通訊。 通訊的官方...

看完秒懂!行動通訊網路,就這麼簡單!

看完秒懂!行動通訊網路,就這麼簡單!

上一篇(連結)我們講的都是通訊的基礎理論,比較枯燥。今天這篇,我們來看看現實生活中的行動通訊系統。 在介紹具體的系統組成之前,首先請大家記住...

物聯網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物聯網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 物聯網技術的發展演進 說到物聯網,大家都不會覺得陌生。「大、物、雲、移」四大金剛裡面,物聯網的誕生時間是最早的。確切來說,它比網際網路的...

寫給通訊人的「失業」生存指南

寫給通訊人的「失業」生存指南

2022年的形勢,比想象中還要嚴峻。 宏觀經濟環境就不用說了,大家有目共睹。站在通訊行業內部的角度,情況也不容樂觀——5G大規模建設進入尾聲...

元宇宙也曝性侵案

元宇宙也曝性侵案

最近,一場「特別」的性侵引起了熱議。 說它「特別」,是因為這場性侵併非發生在現實。 一名女性,在元宇宙遊戲中遭到了當眾侵犯。 然而在場的其他...

火爆全網的「數字人」,到底是個啥?

火爆全網的「數字人」,到底是個啥?

莊子他老人家說過:「人生,就是一場遊戲。」 對於這場遊戲,有些人玩得很嗨,到了結尾不肯退場,總希望無限期玩下去。例如秦始皇,總想著靈丹妙藥、...

什麼是 「無伺服器計算」 ?

什麼是 「無伺服器計算」 ?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來聊一個雲端運算領域的熱門概念——Serverless。 到底什麼是Serverless? 英語好的童鞋,可能一眼就看出來...

建設 Web3,現在最需要 Web2 的移民?

建設 Web3,現在最需要 Web2 的移民?

Web3 處在「大規模應用」爆發的前夜 從國際局勢,到新冠疫情,過去三年「新常態」的衝擊,讓外部環境充斥著不確定性,也令這個時代的人們處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