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從蘋果手上贏3個億,這個「流氓」公司到底是啥來頭?

不知道大夥們聽說沒,最近蘋果公司它。。。又敗訴了( 我為啥要說又呢 )。

事情的經過,大概是這樣的:一家名叫 PanOptis 的公司,在兩年前把蘋果公司送上了法庭。

理由是蘋果侵犯了他們在 4G LTE 方面的專利,而且一開口就是要 5 億美元的賠償。

後來經過幾輪的重審之後,賠償金額最後定在了 3 億美元。

雖然蘋果還是不服,要求再審一次,但在不久前還是被駁回了。

所以說這 3 億美元,蘋果暫時是賠定了。

所以說這 3 億美元,蘋果暫時是賠定了

但,這還只是開胃小菜,因為在英國,他們還有一場賠償要價 70 億美元的官司即將在 7 月開打。

說是蘋果又侵犯了他們一個名叫 「 智慧手機標準化 」 的專利。

要是蘋果敗訴,還不肯破財的話,很可能就會被趕出英國市場。

逮著蘋果可勁兒薅,並把蘋果告得賠款,甚至是趕出市場。。。這怎麼也得是個高通、英特爾這種級別的硬科技公司吧。

說實話,這家名叫 PanOptis 的公司,成功吸引了差評君的注意。

但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它竟然不生產任何的東西。。。

因為靠著手裡收購來的專利到處發律師函,便是它的生意經之一。

其實啊,這類只負責佔專利的坑,卻又不拉屎的公司或機構,被統稱為 NPE( 非專利運營主體,或是專利經營實體 )。

其中一部分的注重投機的 NPE,常常被稱作是 「 專利流氓 」。

因為喜歡 「 打劫大公司 」,也有人稱它們是 「 專利海盜 」。

就拿前面被蘋果欽點為 「 專利流氓 」 的 PanOptis 舉個例子啊。

他們特別喜歡從經營狀況拉胯,或者是快要破產的公司手裡低價收購專利。

其中 PanOptis 就從松下、愛立信等沒落貴族手上,拿到了成百上千個專利的授權或所有權。

在瘋狂買買買之後,它們不進行任何產品生產,靠手上的專利 「 碰瓷 」 大公司賺錢。

「 嗚嗚嗚,我的專利被侵犯了,他們賺的 100 億裡面,至少有 70 億是我的功勞吧~ 賠錢!」

而除了蘋果之外,像是微軟和華為,也都與 PanOptis 對簿過公堂。

要求賠償的金額從幾千萬到上億不等。

要求賠償的金額從幾千萬到上億不等

但俗話說得好,不怕 「 流氓 」 會打架,就怕 「 流氓 」 有文化。。。

之所以被稱作是 「 專利流氓 」,更主要是的是因為他們的 「 碰瓷策略 」。

在出手的時機上,除了養肥了再殺之外,他們常常會選擇在公司上市、新品發售等等關鍵時間點,怒寄律師函。

畢竟這時候的一紙訴訟,很可能會讓公司推遲上市,或者影響新品的銷量。在這種關鍵時刻啊,公司妥協的可能性也就更大。

而有 75% 的實體企業 IPO 前夕訴訟,都是由這些 NPE 發起的。

除了巧,他們還講究一個 「 猛 」 字,也就是在短時間內,對一家公司發很多張律師函。

像是前年的 WSOU Investment,就分別對華為和中興,發起了十多起單獨的專利訴訟。

還有一家名叫高智公司的 NPE 更誇張,據說他手上有 2000 多家持有專利的空殼公司。

這些公司就像是肉雞傀儡一樣,短時間內猛告一家公司。

看似是某某公司惹了一堆人,結果一查,都是大 Boss 高智在搗鬼。

最後,他們再把訴訟拓展到全球各地,而且常常會以禁令威脅。

像是 PanOptis 就提出要把蘋果踢出英國市場,康文森就把華為分別告上了德國和英國,當然也是以禁令相逼。

而這些 NPE 們厲害就厲害在,這一系列操作,在目前的法律下,不少是合法合規的。

人家花真金白銀買了專利,也確確實實擁有這些專利的經營權。

而且目前一部智慧手機裡大概有 45 萬項專利,不少專利成為了標準還互相交叉。

差評君舉個不嚴謹的例子啊,差評君在晶片製造上有專利,但小黑胖在差評君專利的基礎上,有辦法讓晶片性能提高 925 倍,於是黑胖也去申請了個改進版專利。而世超又在黑胖的基礎上。。。

現實中的專利套娃可比上面的例子要複雜得多。。。一個簡單零件背後,可能就有十家公司的專利,而這十家公司之間又互相有專利糾紛。

所以要完完全全理清專利再造手機幾乎不可能;或者完全獨立自主,重新造輪子更是天方夜譚。

所以在 NPE 們的死纏爛打下,選擇剛下去,一些案子大廠們還真不一定能贏。就算贏了,也已經消耗了不少時間和金錢後的猴年馬月了。

因此絕大多數的案件,最後大部分都會以和解收尾。

黑莓就曾花了 6 億美元,和專利公司 NTP 達成了和解;三星也曾花費 7800 萬美元,和愛爾蘭專利公司 Solas 達成和解。。。

坐收買路財的生意,你說賺不賺?

坐收買路財的生意,你說賺不賺?

看到這兒,相信已經會有差友自動帶入了科技公司們的角色,大罵起來那些 NPE 不要臉。

畢竟它們揮舞著法律的大棒,自己又不生產東西,靠著倒騰專利碰瓷獲取暴利,不是很地道。

但實際上,差評君覺得並不能把話說得太絕,在某種程度上,他們有點像是天使和惡魔的結合體。

大夥們可能想不到,一些公司其實會主動把手上的專利,拱手授權給這些 NPE 們。。。

因為這樣就能讓 NPE 們幫自己 「 維權 」,從中分得一杯羹。

就像文章開頭提到了 PanOptis 和愛立信那樣,愛立信負責專利,PanOptis 負責代打。

據說最後的分成最高能到三七分賬,愛立信拿七成。

而前面提到了高智公司,其實還默默投資了不少的科研機構和學者。

最後他們整出的專利,高智也會高價收,有路子的 NPE 們再去 「 碰瓷 」,想辦法讓這些專利商業化獲利。

都說高手在民間,這些 NPE 們,就這樣扮演起了天使投資人,扶植了不少草根和來自民間的專利。

但其實這還只是第一層,有些 NPE 直接來了一波另闢蹊徑,幹起來 「 防毒軟體 」 的活。

「 你們這些大公司怕不就是專利流氓碰瓷嗎,我手上也有很多專利,要不你們給我交一筆保護費,我保你們平安吧!」

一家名叫 AST 的專利公司,乾的就是這活兒,包括谷歌、微軟、豐田,福特等等大公司都是它的會員。

手上擁有十多萬項專利的它,承諾從不碰瓷,乾的就是大公司專利防火牆的工作。

而在一些科技公司開展新業務的時候,還會主動聯繫這些防禦型 NPE,讓他們先去收購一些為了可能會來碰瓷的專利,防範一波未然。

另外,有些 NPE 公司甚至還有專利團購服務。

微軟、谷歌、蘋果可能都需要同一個專利,他們可以各出一份份子錢,讓 NPE 買入相關專利,然後大家共享。

在很多情況下,一家 NPE 公司,可能同時幹著碰瓷、扶植草根專利、專利防火牆、專利團購平臺等等的工作。。。

所以簡單的一句 「 流氓 」 或者 「 天使 」,還真挺難形容這個複雜的市場的。

但差評君覺得,歸根結底啊,這 NPE 的最後目的,還是為了靠專利賺錢。

就像上面講的各種操作,越來越多的專利漸漸聚集到了那些 NPE 的手中,一個個專利壟斷巨頭靠著買入和發函就能日進斗金。

像是 NPE 圈子裡巨頭之一的 InterDigital,光是蘋果、三星和華為三家公司,在 2020 就分別付給了它 1.1 億美元、7850 萬美元和 5210 萬美元的專利許可費。

目前的學術界也都覺得,這些 NPE 是帶來了些許的資本和活力,但是呢,他們的本質還是在利用專利制度,壓榨著現有專利的剩餘價值。

他們硬生生地用資本,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開啟了收費站,收起了買路財。

所以如何在保持資本活力,和預防壟斷之間取得一個平衡,是目前最大的難題。

最後呢,差評君還想講個初代專利流氓,愛迪生的故事做結尾。

是的,你們沒有聽錯,就是那個有 「 發明大王 」 之稱的托馬斯 · 愛迪生。

大概上世紀初,手握電影攝影機相關專利的愛迪生,就找來電影發行商,還有像是柯達這樣的膠捲廠,組成了一個名叫 MPPC 的電影專利公司。

這或許就是初代 NPE 吧。

這或許就是初代 NPE 吧

他們會找來打手,以保護專利為名,監視是不是有電影公司不聽話,用了未經授權設備。一旦發現,膠圈直接給你燒成灰揚嘍。

據說在眼線們的監視之下,連導演晚上喝酒時配了啥菜,愛迪生們都瞭如指掌。

而這還只是拍攝環節,電影院裡的放映機、膠片等等都不能侵犯 MPCC 的專利,為此,電影院還得每個星期上交專利授權費。

可以說 MPPC 直接壟斷了電影從拍攝到放映的全過程。

忍無可忍的電影人們,為了躲避愛迪生的壟斷和技術圍剿,只好往美國的西海岸逃。

方便 「 走私 」 未經授權拍攝設備、氣候宜人,又遠離愛迪生勢力的好萊塢,就這樣成了電影人的天堂。

最後愛迪生的 MPPC 被判壟斷,那些 「 專利流氓 」 的行為不再受法律支持。

得到了法律的保護,更加自由和有活力的好萊塢,也從此蓬勃發展。

之後好萊塢也成為了美國,乃至全世界的電影聖地。

當然,專利的保護,絕對是必要的。

但當所謂的專利制度,成為少數碰瓷者和專利流氓的搖錢樹時,成為技術進步的絆腳石時,或許,就是時候來些變化了。

搞什麼研發、造什麼產品啊?能有靠資本運作、收購專利碰瓷賺錢容易不?

而現在的我們,可能就正處於新時代的 「 MPCC 」 壟斷之下。

至少在差評君看來,如今的科技圈,仍在等待著專利制度的更新和改變,期待著屬於它們的好萊塢出現。

撰文:江江 編輯:面線 封面:萱萱

圖片、資料來源:

秦樂,李梅,畢春麗.全球 NPE 智慧財產權風險及我國應對策略[ J ].資訊通訊技術與政策, 2022, 48( 2 ): 93-96

呂磊,美國對專利海盜的規範措施及我國的借鑑

張平,專利運營的國際趨勢與應對

前沿材料,「 專利海盜 」 高智發明公司究竟是何方神聖

IT 之家,蘋果侵犯 PanOptis 4G LTE 專利被判賠償 3 億美元

相關文章

知網被判賠70萬,好耶!

知網被判賠70萬,好耶!

最近呢,知網又惹上事兒了( 我為啥要說又呢? ),而且還是讓人很解氣的那種。 事情的經過呢,是這樣的。 一位名叫趙德馨的 89 歲老教授,發...

武漢弘芯半導體,蔣尚義帶來曝光機

武漢弘芯半導體,蔣尚義帶來曝光機

為什麼僅僅時隔一個月,千辛萬苦求來的寶貝「曝光機」(光刻機),就被抵押出去換錢了?這讓晶片公司「武漢弘芯半導體」(以下簡稱「弘芯」)的管理層...

Apple 開始搞「先用後付」,火到難以理解

Apple 開始搞「先用後付」,火到難以理解

甭管錢包癟不癟,打開手機獲取額度,先分期買下,以後再慢慢還款。 最近啊,這種叫做「 先買後付 」的支付模式,在國外可以說是火得一塌糊塗。 而...

摩托羅拉的悲情往事

摩托羅拉的悲情往事

1928年9月25日,一家名叫「加爾文製造(Galvin Manufacturing)」的公司在美國芝加哥市哈里森街847號正式成立。 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