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下去會死!」求生欲讓她上電視公開;華人:司空見慣,小手術花了$10000

Allison Kennedy是微軟紐西蘭的一位資料大神。

工作之餘她也熱愛潛水,還加入了奧克蘭的潛水俱樂部。

今年3月份,她還和大家一起籌備冬季訓練項目。

前排右2

前排右2

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時隔幾個月,Allison今天在媒體上亮相時儘管笑容依舊,但一頭秀髮卻已經褪去。

01

等待數月終確診患癌

康復機會正在「溜走」

在今天的AM show上,Allison用略顯虛弱的氣息,跟主持人和觀眾分享自己最近這段時間的遭遇。

今年年中她去GP那看病,隨後GP就為她轉診去了做乳房X光檢查,然而這一等就是兩個月。

做完檢查後,Allison在9月份被確診患有乳腺癌

不幸中的大幸是,Allison的癌症是可治癒的。

於是她很快就接受了化療,並在10月份接受了手術,目前恢復良好。

接下來她還需要接受放療,但和之前等了兩個月才等到X光檢查一樣,醫生告訴Allison說,放療得等到明年年初才可以開始。

「醫生本來說這是‘可治癒’的,但我現在只看到康復的機會從我身邊溜走。」

02

致癌刻不容緩

多等一天風險就更大一些

這樣的情況對於紐西蘭人而言,可以說是司空見慣

例如下面就是一個類似的案例:本地媒體記者Jo McKenzie-McLean在2018年時家庭和事業的巔峰。

但隨後她開始覺得腸道似乎有點問題。

期間她多次向醫生要求做

期間她多次向醫生要求做腸鏡,但醫生都以「糞便中沒有血,不符合標準」為等理由拒絕,搞得她甚至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患上了妄想症。

「我本應該更加努力,但我相信醫生。」

2019年

2019年,她的症狀開始加重,本來噁心的反胃升級為嘔吐,劇烈疼痛和無法上廁所。

最後再經歷了多番波折,Jo被告知她患有第四期癌症,癌細胞已經從腸道擴散到肝臟

這距離最初發現不妥已經有將近兩年。

「每每我回想起來時都會懊惱,我應該再努力一些,換醫生或者爭取點什麼,這樣的話現在的結局可能會大不一樣。」

對於像Allison和Jo這樣的癌症患者而言,延誤到底意味著什麼?

乳腺癌基金會研究經理Adele Gautier介紹,以乳腺癌為例,術後等待八個多星期再進行放療,會讓癌症復發的幾率增加一倍。

「如果乳房的癌症復發,身體其他地方出現癌症的風險也會增加,到時就會變成無法治癒了。」

03

醫療資源短缺

「想投訴就去找部長!」

紐西蘭實施的是全民醫療福利制度,公民、永久居民以及持有兩年以上工籤人士,都能享受免費的醫療服務。

看病的話一般就是小病看家醫,大病轉專家,在醫院裡進行的X光或者其他檢查等服務多數都是免費

例如下面這張華人網友住院期間收到的價目單中提到的「急診房間每晚$1587紐幣/CT一次掃描$1496紐幣」,只要是符合免費醫療資格的紐西蘭人都不用付。

但家醫(或GP)未能及時診斷出潛在的大病,轉診專家時又遭遇延誤導致病情被耽誤,正是紐西蘭醫療系統目前最被詬病的地方。

這就涉及醫療資源調配和從業者專業程度的問題了。

醫療資源方面,儘管政府部長一再否認,但無論是業界還是患者,都認為醫療系統正經歷嚴重的人員短缺情況。

儘管政府部長一再否認,但無論是業界還是患者,都認為醫療系統正經歷嚴重的人員短缺情況。

日前更有惠靈頓的護士在人滿為患的急診室裡,給一位候診的女士塞了一張寫著衛生部長Andrew Little聯繫方式的卡片,告訴對方說「如果想投訴,可以試試聯繫他」

04

醫療外包加劇資源緊張

而且紐西蘭還實行了「醫療資源外包」的政策(一般是骨科、普通科、耳鼻喉科和眼科等)——在某些情況下,公共醫療系統會把正在等候治療,但情況比較嚴重的患者送到私人診所治療。

由於政府會為此承擔費用,所以患者自己也是不用掏錢的。

但此舉的

但此舉的弊端是,目前外包費用對比2017年已經翻了一番,但做的手術沒有變多。

加上私立醫療機構的收入高於公立醫院,專家們往往又是同時供職於兩種機構,意味著當越多人分配到私立醫療機構時,公立醫療機構的資源就會相對減少。

就像下面的統計圖,轉診去公立醫院的病人數量,始終和得到專家診治的病人數量有著不小的差距。

05

05

華人網友分享求醫經歷

「普通家庭能去得起私立嗎?」

有人可能會問,健康不斷惡化等不下去了該咋辦?

這裡的解決方案之一就是去私立

但目前仍然有許多人「硬扛」著排隊免費醫療就能看出,不是不想去,是真的去不起啊…….。

以上面提到的兩種癌症的檢查為例:

乳房X光檢查在奧克蘭的價格大概是200紐幣一次,而腸鏡大概是2500紐幣左右一次

如果不是在GP轉診的公立醫療系統進行,這些錢都得患者自己付。

有華人網友說,自己去私立醫院做卵巢囊腫切除手術,快是很快,但所有費用都是按照上面那張價目表收。

在國內做這種手術的費用,大概是

在國內做這種手術的費用,大概是3000人民幣左右,但這邊的賬單顯示,這次手術麻醉費用就$2200多,手術費就$4000,算上住院費,整個下來都小一萬了,幸好有買醫療保險,才不用自己全付。

「你想想普通家庭能拿得出這份錢去加速手術嗎?」

對於目前醫療系統的窘況,有網友吐槽說:

「衛生部長不懂衛生系統!在紐西蘭培訓一名醫生需要6年時間,現在奮鬥在一線的有很多是初級醫生,但人們希望有有經驗的醫生去指導他們。而且紐西蘭還將那些在英國讀博的醫療人員拒之門外,是因為倫敦大醫院的水平達不到Middlemore醫院的培訓水平嗎?

還有網友表示

還有網友表示:

「是的!我就是醫生,但我只能眼睜睜看著病人們排著隊。有個48歲的患者等換膝蓋等了一年多都沒個準,最後出國換了。我在這破系統裡幹了17年了,但我還是不能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這讓我太憤怒了!!目前的醫療系統就是一場災難!

06

06

現狀如此,無可奈何

縱然有諸多不滿,但現狀就是如此。

乳腺癌基金會的Adele說,紐西蘭在疫情之前就已經很缺放射腫瘤學專家了,而且在相關領域的專業醫學人士也很缺,但目前暫時未能看到任何起色

Allison說自己公開分享這段經歷,是想引起更多人對此的關注。

而關於接下來的治療,她說:「提到乳腺癌復發我真的很害怕,我知道我的淋巴結裡面已經有一點點了,它們真的很狡猾,能夠躲避治療。」

再多的話說到嘴邊

想想又咽下去了

不知各位對於在紐西蘭看病有什麼看法

或者有過哪些好的和不好的經歷

都歡迎給我們留言分享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