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之癢

七年了?七年了!

2015年隨手創辦的這個公眾號,在不知不覺間,竟然已經過到了第七個生日。細水長流的力量令人驚奇,七年裡,我們寫了161篇文章,碼了974388字,發了6054張照片,擁有了58617位可愛的讀者。

那麼,先祝遠夏生日快樂吧!

那麼,先祝遠夏生日快樂吧!

「七年」這個數字,似乎總被和「癢」聯繫起來,遠夏也難以免俗——不過別誤會,不是遠和夏出現了感情危機,而是「遠夏在路上」這個公眾號遭遇了「七年之癢」的困擾。

困擾之一來自於形式。在這個越發快節奏的時代裡,圖文創作似乎正逐漸式微,我們也經常收到「拍視訊呀」的熱心建議。其實,並非沒有嘗試過,素材也攢了幾塊硬碟,但最大的障礙是沒時間剪(劃掉),視訊與旅行本身的矛盾。

我們一直努力把旅行和內容生產分割開,心無旁騖地玩,玩畢再寫文發圖。雖然最終的展示是面向讀者的,但過程永遠遵從內心,而不是為了想象中的受眾。作為記錄的方式,碼字完全不會影響當下的旅行,拍照亦然(美景甚至是旅行的動力),但想要創作優秀的視訊,幾乎一定會入侵旅行途中的體驗。

困擾之二來自於內容。後疫情時代,全球旅行湧現了各種「機會」,千載難逢,哪個也捨不得錯過。一千里拉的費特希耶包船跳島遊、三折的加拉帕戈斯船宿、人少到約等於包場的埃及神廟……去年我們在家的日子不到一半,能用來寫文章整照片的時間自然屈指可數。

創作的速度追不上旅行的速度,填坑的速度追不上挖坑的速度。翻翻硬碟裡的照片,仍然有很多檔案夾沒動過,想寫的題目越攢越多。

困擾之三來自於反饋。也許與圖文式微有關,能感覺近兩年公眾號獲得的反饋在變少,包括但不限於分享在看打賞之類的資料。我們總說寫公眾號是「用愛發電」,唯一的目的,就是這些照片和文字能被更多人看見,但是沒有分享沒有互動,怎麼才能傳播呢?或許你已經留意到,遠夏今年不再那麼頻繁更新,這多少也來自於我們對低反饋的失望,有時旅途稍微匆忙一點,原本想發的文章就擱置了。

Lyra:跟早年間熬個夜也得趕上(自己定的)死線(給自己)交稿的強迫症相比,現在屬實過於佛系……

打住打住——再展開就彷彿要賣慘了,但寫本文的目的當然不是賣慘,而是想請每一位讀者幫遠夏出出主意:寫些什麼內容,是你會感興趣,也真的會耐心閱讀的?借生日的機會,我們想把話筒交給小夥伴們。

下面列出的九個話題,基本涵蓋了近兩年的旅行。希望你們能從中選出接下來想讀到的一個或一些,得票最高的三個我們就先寫!今年一定寫完!(劃掉,Flag立不得啊)

里程票攻略101

里程票攻略101

攢點千日,用點一時——近兩年,隨著世界日漸開放,我們多年來積累的積分里程和使用積分里程的知識,終於派上了用場。

說人話:薅羊毛。

這是個略有門檻,但回報豐厚的領域:通過日常的開卡消費攢積分,再用積分兌換平時捨不得消費的機票酒店,四捨五入約等於白嫖。總有人問,你們滿世界飛,不是商務就是頭等艙,一定是富二代吧?在此我們要嚴正聲明:絕對不是!公務艙環遊世界的機票花銷,未必就比你的經濟艙現金票更貴哦。

Lyra:前兩天心血來潮錄入了我零八年離家以來的所有飛行航班資訊,窮學生其實很努力地在省錢,但是回顧起來只覺得,這票怎麼那麼貴?怎麼花了那麼些錢,還要轉機那麼多次?戰術上勤奮,遠遠不如戰略上機智。哎,大怨種竟是我自己!

旅行保險實戰攻略:6次出險賠付4000美元,竟然是信用卡自帶福利?

航班延誤=倒賺1200歐元?EC261:航司最怕你懂的法律知識

資深羊毛客慘遭滑鐵盧:臥底西語維權群,智利法庭歡迎您

玻利維亞

玻利維亞

嗯,我們一定很愛它,才會頂著一百刀的簽證費,在兩年內去了兩次。

初次造訪是趕在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之前,連刷秘魯、玻利維亞、智利三國。那次時間有限,只去了天空之境烏尤尼,深度遊玩了鹽湖風光,對這個國家卻是走馬觀花。

今年五月二刷,我們跳過烏尤尼,深入玻利維亞腹地,走遍了首都「白城」蘇克雷、「美洲最大銀礦」波託西、「世界盃最高主場」拉巴斯、「拉美的亞特蘭蒂斯」的的喀喀湖等冷門景點,甚至在毫無旅遊資源的最繁華城市聖克魯斯短住了一週。

Eric:疫情以來苦學的西語,來到玻利維亞終於派上用場,因為當地人真的一句英語都不會!我倆在街頭招手攔小公共去看足球賽,給哥倫比亞大媽指路纜車怎麼坐,跟出租司機尬聊拉美家庭觀……恍然間,彷彿回到了當年揹包窮遊西部的時候,一切都那麼未知又充滿驚喜。

走遍全國|天空之境

天空之境
天空之境
東南亞

東南亞

英文中有個「Comfort Food」的說法,指人身體不適的時候,最想吃的食物——通常是一碗素面或一盤蛋炒飯,未必驚豔,但吃完全身舒暢。

東南亞,大概就是我們的「Comfort Destination」——雖然沒有大開大合的壯麗風光,但是美味便宜方便舒適,躺平也能心安理得。若不是美國實在太遠,每年至少得去度一次假吧……所以,春天忙完焦頭爛額的一陣有了一個月的空閒只想躺平的時候,我們打開世界地圖,立即就選中了泰國和印度尼西亞。

說走就走,機票用里程兌換,體驗價值16999美元的日航頭等艙,酒店也是積分預定,靠著在美國攢的會籍,到哪兒都是套房早餐下午茶連環送,相當於機酒全免費!

普吉潛水

普吉潛水
普吉潛水
墨西哥

墨西哥

新冠以來,墨西哥堪稱全世界唯一的,最後的燈塔——無論疫情多嚴重,從沒有過任何入境限制,什麼隔離檢測疫苗統統不必。於是,我們在這兩年裡,竟然去了5趟墨西哥。

兩次東岸的坎昆(關鍵詞:潛水、沙灘、全包酒店);兩次西岸的Los Cabos(關鍵詞:觀鯨、海鮮、世界最划算華爾道夫);一次中部的瓜達拉哈拉(關鍵詞:山城、烈酒、原汁原味的拉美風情)。

其中坎昆已經寫過兩篇,後續還有更多內容。或者你想看坎昆與Cabo的對比評測?未來都可以寫,歡迎點菜!

墨西哥 | 這座海島上,藏著坎昆最美的小秘密

墨西哥 | 科蘇梅爾:海底「新幹線」,潛水伊甸園

Cabo一刷|坎昆一刷|瓜達拉哈拉|坎昆二刷|Cabo二刷

Cabo二刷
Cabo二刷
地中海郵輪

地中海郵輪

2020年,我們買了單程機票去南美,原本打算從智利坐郵輪返回美國,結果趕上席捲而來的新冠疫情,郵輪在啟航前夜取消。那時我們天真地想,這破病毒等到夏天怎麼也消失了吧?於是沒有選擇直接退全款,而是要了150%的代金券 ……結果你懂的。

所以去年去歐洲的第一要務,就是花掉至少一部分郵輪credit。最終選定的這條航線在地中海內部,從希臘雅典前往義大利羅馬,全程9天8晚。說來有趣,郵輪路線要停兩站土耳其,但大家都上船了,才通知那兩站取消,改成額外的兩個希臘愛琴海小島。這對於一心想刷土耳其的遊客是當頭一棒,但對剛去過土耳其的我們簡直求之不得!雞肋停站誤打誤撞換成了船新的目的地。天上掉餡餅也就不過如此吧?

郵輪初體驗

郵輪初體驗
加拉帕戈斯群島

加拉帕戈斯群島

厄瓜多,也是一個由於復(keng)雜(die)的原因,被迫說走就走的旅行。未曾想卻薅到了2021年的最大羊毛:不是機票也不是酒店,而是加拉帕戈斯群島的船宿!淡季+疫情+Last Minute折扣,七天六晚的西線一等船每人只要$1695,直降70%。沒想到藉著新冠的東風,這個人生夢想級目的地,竟然不經意間提前排上了日程。

加拉帕戈斯配得上它的全部盛名,我們也運氣不錯。十月風浪偏大,西線也風浪偏大,但全程的登陸和浮潛完全沒受影響,甚至Eric都沒暈船。小動物們超級配合,各大神獸悉數登場,地上看完水裡看,一天能拍完兩張128G的儲存卡。最震撼的一幕,是親眼目睹加拉帕戈斯鷹捕食海鬣蜥,兩者以命相搏的過程猛烈而清晰,堪比國家地理紀錄片,連嚮導都嘖嘖稱奇。

Lyra:打鳥一時爽,刪圖火葬場……如果你想看這篇,我只能說,儘量爭取年底前交作業吧……

加拉帕戈斯——期待超高,驚喜更多

加拉帕戈斯——期待超高,驚喜更多
埃及

埃及

讓人又愛又恨,一言難盡的埃及!

去過埃及之後,再重讀《尼羅河上的慘案》(Eric:非常不願意承認我也看了電影),感受頗深。從小說裡的1937年,到我們造訪的2021年,這裡的風土人情,幾乎絲毫未變,那些金字塔旁圍追堵截式推銷的小販,那些敲詐勒索式要小費並且永不知足的小孩,似乎獨立於時間與現代化的影響,幾十年如一日地叨擾著一代又一代的遊客們。

那時國際旅行還未完全恢復,平日人滿為患的景點都格外清靜。短短一週的時間裡,我們從盧克索、阿斯旺玩到開羅,坐著慘案同款(其實並不是)尼羅河帆船,當了一回傳統的打卡式遊客。必須承認,哪怕當地人帶來的旅遊體驗再差,也遮不住神級旅遊資源的光芒,古埃及無與倫比的美麗穿越三千多年歲月,依然令人驚歎。

埃及之行的前半程在紅海,我們定了船宿連潛一週。第一次遇見超珍稀的長尾巴Thresher Shark,還有追下四十米深才拍清楚的大腦袋Hammerhead Shark,不愧為大流有大貨的世界級潛點。

紅海底總動員|埃及摺疊

埃及摺疊
埃及摺疊
土耳其

土耳其

新冠以來的第一次長途出行,獻給了我們最愛的土耳其。那是2021年四月,訂票時還一切正常,沒想到出發當天,當地忽然啟動了史上最嚴格防疫措施:原本晚7點到凌晨5點的宵禁升級為24小時,連續19天,並且和齋月重合。

幸好,旅遊立國的土耳其對自己的支柱產業相當謹慎:再窮不能窮教育(劃掉)再禁不能禁遊客。外國人不受封城限制,很多國寶級景區還照常開放。我們歪打正著,享受到各種如同包場的特殊待遇。

二刷土耳其,我們先利用里程票的免費經停飛去遊客罕至的土東庫爾德區,又回到伊斯坦布爾租車自駕,27天行車5000公里,轉遍了大半個國家。全程的總結帖已發,之後會寫成系列,一站一站詳細解說。

新冠時期的旅行:誤入土耳其史上最嚴封城令,24小時宵禁是種怎樣的體驗?

慢船去北方

慢船去北方

這是個斷更了好久的大坑。

2019年夏天,我們第十次北上阿拉斯加,開著自家的小車,從美國本土登上渡輪,沿著太平洋東岸一路向北。沿途經過很多不通公路的小鎮,每到一處就帶車下來玩幾天,再搭下一班船繼續前行,總共計劃用時35天,停靠9個港口,慢慢玩到阿拉斯加本土。

路上卻遇到了旅行生涯的最大危機:因為渡輪系統罷工,我倆連人帶車被困在了峽灣中間的孤島小鎮Petersburg,差點被迫中斷行程提前返回。等待了足足十天,等到了絕望邊緣,在準備棄車逃亡的最後時刻,終於等來了復工,慢船去北方的旅途得以重新起航。

——目前,大坑就填到這裡。旅程的後半段,我們登陸阿拉斯加,在安克雷奇又遭遇山火圍困,但最終成功抵達北冰洋,自駕了北美最高峰Denali,飛去Kotzebue、Nome、Barrow三座偏遠的小城,還打卡完畢(當時的)美國全部國家公園。

並在回家前賣掉一路跟著我們見多識廣的小車車,省下開回去的時間和開銷,順便小賺一筆阿拉斯加與本土的差價。

全程76天7600英里,計劃了20篇連載,不過截止到現在,還有12篇沒寫……

慢船去北方 | 用一個夏天,開一輛車到阿拉斯加,然後在秋天賣掉它

阿拉斯加內灣航道:加拿大的西海岸,是如何被美國搶走了一半 | 慢船去北方

Misty Fjords:撥開迷霧見峽灣,阿拉斯加的優勝美地 | 慢船去北方

Ketchikan:從紅燈區到郵輪磁鐵,阿拉斯加「第一城」的前世今生 | 慢船去北方

Anan Creek:熊出沒注意!全網最佳吃播,每天僅限60人 | 慢船去北方

Wrangell:為什麼阿拉斯加人不喜歡聯邦政府?| 慢船去北方

全美最大國家森林解禁伐木:是環保的淪陷?還是MAGA的勝利?| 慢船去北方番外篇

Petersburg:在阿拉斯加遇見挪威,沒有遊客的最美冰川小鎮 | 慢船去北方

孤島求生16天:遭遇旅途最大意外,竟倒賺3000美元?| 慢船去北方

感謝你的投票反饋!遠夏的第八年裡,希望你一如既往地喜歡我們^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