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點火,升空,直衝雲霄。
拉遠鏡頭看一下:
像一顆流星一樣劃過空中:
從太空傳來的影像:
等等!怎麼開始往下倒東西了…..
你以為這是火箭燃料?NONONO!
這是骨灰!這是最新興起的殯葬形式!圓你一個航天夢。
這是也紐西蘭一家高科技殯葬公司「整的新活兒」——
紐西蘭首家:
航天喪葬公司橫空出世
四年前,紐西蘭人Stu Potter跟家人外出露營,夜觀星空時,腦中突然劃過一個想法——為什麼人不可以變成夜空中的星星?

圖左/Stu Potter 圖右/Geoff Lamb
「這是一個古怪的想法,但我就是想把它變成現實。」他說。
將骨灰送上太空需要獲得一定的航天技術、簽署各種國際協議並徵求時任紐西蘭經濟和區域發展部長Stuart Nash的同意。

輾轉到今年8月,Potter終於獲得了運營許可。
至此,紐西蘭首家航天喪葬公司StardustME正式「出道」,並登上了本地新聞。


StardustME創始人Stu Potter和Geoff Lamb指出,骨灰將由一顆衛星帶入地球軌道。
該公司首枚運載火箭將於明年1月在美國發射。

Potter說,Space-X火箭可以重複使用,所有殯葬環節都由經驗豐富的太空工程師設計,並經過NASA的嚴格篩選。
參與殯葬的遺體的少部分骨灰會被放入一枚「膠囊」中,大約有50紐分大小。

StardustME公司的「膠囊」骨灰盒
「每個信物都是單獨的,客戶可以選擇名稱和細節,可以在蓋子上刻上兩行文字,但僅限18個字符。」
運載火箭發射之後,可以通過第三方程序跟蹤信物。

最終,骨灰會與衛星一起返回地球大氣層,在重返大氣層時燃燒,不留下任何太空垃圾。
紐西蘭殯葬業協會主席Rachel Benns聽到這個訊息後也出來發言了。
她說,協會很高興StardustME能成為殯葬行業中的一員。

「協會中很多成員都喜歡這個項目。現在這種殯葬模式在紐西蘭比較小眾,但我相信不久之後就它會更具吸引力。」她說。
紐西蘭航天喪葬「第一人」
在紐西蘭,毛利文化和夜空中的星宿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Kawana Pohe,對天上繁星也愛得深沉。

他的家人說,Kawana的願望是在自己百年以後,家人將他火化,然後把骨灰送上太空,成為第一個上太空的毛利人。

Māori Hi-Five樂隊

Māori Hi-Five與甲殼蟲樂隊的合影
Kawana熱愛的,是音樂和星空。
他為Ātihau-Whanganui Incorporation留下了一筆遺產,幫助人們學習音樂。
而他的孫子回憶說,爺爺有一句一直在唱的歌詞:「我的名字是Kawana,我是一顆星星。」


家人們決定,全家親屬帶著Kawana的骨灰,一起飛往美國去實現他的遺願,用這種方式紀念這位傳奇歌手。
航天殯葬「第一國」
美國首家太空殯葬公司成立於2013年,也是航天殯葬,意義上的第一家公司。
該總部位於美國西部城市舊金山,公司理念認為:人去世後不僅可以長眠地下,還能進入太空,讓生者追思和緬懷。
火箭升空後,在地面上觀看發射的人,有人鼓掌致意,有人卻早已泣不成聲。
2019年,美國SpaceX的Falcon 9號火箭上,不僅搭載了好幾個要送上太空的天文裝置,還有這群人們摯愛的骨灰。
Mellissa Teston的弟弟在2019年罹患絕症離世,他生前對火箭和太空十分沉迷,所以當Mellissa一聽到有將骨灰送往太空的服務時,就馬上諮詢了。
「去吧,弟弟,去吧。」
Mellissa Casey夫婦27歲的兒子有一個「上太空」的遺願,如今Mellissa幫他實現了。
「他會和所有人在一起。」

這是一家名叫Elysium Space的美國太空殯葬服務公司在2017年推出的服務——將逝者骨灰送入太空「旅遊」。
一艘Falcon 9號火箭會搭載300名逝者的骨灰,每份骨灰都會放進「骨灰膠囊」裡存放。
進入太空後,它們將沿太陽同步軌道飛行兩年,親屬可以通過手機app實時定位親人骨灰。
最後,火箭將會重返地球大氣層,如流星般劃過天際。

根據他們的官網,目前這項服務正處於「缺貨」狀態。
太空殯葬也「內捲」
除了美國、紐西蘭以外,還有別的國家有航天喪葬嗎?
答案是有,而且多的是。
近30年內衛星的造價和發射成本減少了50倍,所以在太空的掘金項目也就越來越多。
早在2015年,中國殯葬電商平臺「彼岸」就獲得了Celestis的授權。並做起了「航天殯葬」的生意。

後來,還有「星葬」公司,使用長征運載火箭,在2021年進行了48次試驗,沒有出現過一次失敗。

如果怕航天殯葬太貴,日本、英國還有「低配」給你。
日本老齡化嚴重,人口密度大,土地面積更是小得可憐。
為了節省金錢、空間,近幾年,日本也興起了「上天型」殯葬方式。只不過這種方式沒有太空殯葬豪華。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這種低配版的「太空殯葬」:
首先挑選一個材質過硬的大氣球。

死者火化後,將骨灰磨成1毫米以下的細粉。然後放到氣球內,並注入氫氣。

親友圍著氣球做完最後的道別,便放開牽著的繩子:

氣球迎著風漸漸飛向天空,化作小小一點,直至消失不見。
這樣的氣球最終會飛昇到35~50公里的高空,受低壓高溫的影響而膨脹爆炸,骨灰也隨之燒盡,不留痕跡。既環保又省事。
英國的也是同樣道理,不用火箭運載衛星,而是用熱氣球飛行器把骨灰帶到地球表面上方30公里以上的地方。價格僅495英鎊。

「航天殯葬」比土葬火葬都便宜
我們轉一轉視線,來看看各國殯葬的價格。
在紐西蘭,土葬的價格為9607紐幣,火葬為5406紐幣。

航天殯葬呢?
根據StardustME官網,航天殯葬價格僅為2995紐幣,而且還包括一系列服務。

中國的殯葬價格:北京附近最便宜的團購墓地都要3萬起,還得每20年按期交管理費。

國內「星願」:太空骨灰盒的價格是5萬/10克起,將逝者的姓名、生日、祭日、墓誌銘等刻在夾板上,這個服務賣19800元/位。共計7萬塊左右。
日本就更不用說了,統計資料顯示,日本傳統葬禮的開銷在190萬日元(約12萬)左右,東京地區均值更是高達230萬日元(約14萬)。
現在各國的普通喪葬價格,動輒大幾萬,甚至上十萬,對比之下,航天殯葬還算是最便宜的。
網友評論:
最後,我們來看一下廣大網友的評論。
中國網友:真好,科技改變死亡的意義。

然而,紐西蘭網友則表示不解:

發現君猜測,太空殯葬打破了「傳統觀念」。
一些上了年紀,故土難離的老年人肯定接受不了,或許這也是前文提及的「彼岸」殯葬公司倒閉的原因。
所以,你覺得呢?
死後「昇天」對你來說
重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