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なめ貓」是在日本80年代初流行、以身著暴走風格衣服的貓為題材而拍攝的畫冊。

暴走貓與機車
它們的正式名稱是「不可輕視的全日本暴貓聯合」,後來被簡稱為「暴走貓」。英文說法是「Don’t Pelorian!」。
在 2006年,暴走貓就已經正式成為日本警視廳的暴走族放逐活動的宣傳形象大使了。

暴走族放逐活動的海報
可以說,暴走貓在日本已經出現了整整 32年多了。
暴走貓?不,準確地說這已經是喵星「人」了。因為無論在海報上,還是畫冊上它們都是站著被拍攝的。
說起暴走貓的由來,其實是製片人津田覺和其女友的無心之舉。
一開始,津田覺從家附近的洗衣店領養了4只小貓,並且將它們精心養大。
某天,津田的戀人忘了收拾給人偶們穿的西服,而小貓們似乎對西服很感興趣。
津田見狀就帶著玩兒的心情試著給它們穿了一下。小貓們竟穿著西服快樂地玩耍起來,它們的樣子十分有趣,於是關於它們的攝影便從此開始了。

一身不良打扮的暴走貓
初代的關於暴走貓的周邊商品可以說一時是風靡了整個日本。
據不完全統計,從1980 年開始一直到1982年的短短兩年的時間裡,就有海報600 萬張,汽車駕駛證的照片1200 萬張的銷售業績。
直到現在共計產生了 1000 億元的經濟效果。

各種暴走貓證件,包括了各行各業
「到死為止有效」,「被輕視則無效」等字樣的駕照風證件,更是掀起了當時的流行熱潮。
除暴走貓之外,藝人、動畫、電影的角色等使用的派生商品也多數被售完。
在流行的全盛時期,甚至有違反了交通規則的人在被警察要求出示駕照的時候拿出「暴走貓執照」,警察迫於無奈只好去投訴生產商的故事。

一張典型的暴走貓駕照
有關暴走貓的其他方面,比如文具、寫真集、唱片、遊戲等,在流行全盛期大約有500多種造型的暴走貓商品被銷售。
可惜的是,由於津田變得身心俱疲,加之媒體、動物愛護團體對這是否是虐貓行為產生質疑等諸多原因,關於暴走貓的商品被迫中止了發售,流行熱潮漸漸平息了下來。
像前文提到的一樣,很多人不禁都會對站著的暴走貓產生疑問。
這是否真的涉及動物虐待呢?
對此,工作人員也曾作出解釋。

暴走貓的拍攝
實際上,工作人員只是在服裝和拍攝方法上做了一些設計,就可以讓貓看起來像直立狀態,但實際上貓只是抬起了前腳而已。
如果大家有用逗貓棒與貓貓玩耍過,大概也會有印象。如果真的讓貓站立,視覺上也會更高、更長一些。
參與暴走貓製作的工作人員也都是愛貓人士,儘量給貓們最大限度的呵護,而並非前文媒體所懷疑的,故意進行虐貓的拍攝。

暴走貓的圖文今天看起來已經充滿年代感
在暴走貓退潮之後,暴走貓們陸續被工作人員和希望者撫養的人們領養,逐一告別暴走族生涯,迎來退休時光。
暴走貓文化的盛行,除了貓貓的可愛,也有其社會背景。
熟悉日本文化的人都知道,日本可以說是一個暴走族特別多的國家。
每至夜幕降臨,各地的馬路上都會聽到轟鳴的引擎聲,大部分都是追逐速度,尋求刺激的年輕人。

暴走族
因暴走產生的交通事故,以及對住民的影響,當然也是一直以來令日本警方所頭痛的社會問題。
暴走貓的出現,不僅起到了宣傳作用,而且可以使得政府更加親民化。在警示的同時不乏溫馨可愛。

以貓貓為主題的IC卡設計
雖然暴走貓由於種種原因退潮了,但愛貓吸貓的風潮並未褪色。
也許,在幾年、幾十年之後,貓文化依然會流行。屆時除了暴走貓,也許還會有許多不同的貓,以不同的、對動物更友好的呈現方式出現在人們的視野。
畢竟,貓貓就是這麼可愛又囂張!

近年的暴走貓海報
Google / photo
符博文 / ed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