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紐西蘭除非年入$25萬,否則孩子和房子,只能選一個……」

今時今日,許多年輕人都將「生孩子」視作一件很「勇敢」的事情。

原因無他——養不起。

01

紐西蘭要娃是件奢侈事?

這兩天Reddit論壇紐西蘭板塊上,有人發帖問:「如今要個娃是不是件奢侈的事了」,瞬間吸引大量網友評論。

貼主說,自己搞不懂為什麼有人能在奧克蘭既養孩子,同時又有錢去支付生活開銷和還房貸。

「看到很多女性休息了一年(或者更短)之後就重返工作崗位,晚上也睡不了覺,真的讓人很心痛。」

貼主問,現在生娃到底能給小家庭帶來哪些好的方面呢?爹媽那輩人帶大一個娃簡直比現在容易太多了。

「而如今的情況變成了‘娃和房子,不可兼得’,除非你年收入有25萬,否則想都別想,大夥同意嗎?」

帖子下面,絕大多數網友都認同貼主的看法,例如下面這個最多讚的評論:

「要娃太貴了,早教不但貴,名額還少,生活成本和房價都猛漲,負擔越來越重,咱祖父祖母那輩人是沒碰到過這樣的情況了。」

「我的工作不是全職,我告訴他們我只能在工作日9點到下午2點期間上班,過了2點我就得去接娃。托兒費用太貴了,要是我因為上班沒及時去接,基本上就是虧著錢在打工了……我願意頂班、我願意上午休的班,但當他們想我工作到下午5:30時,我只想說很抱歉,但我要去接娃了。」

「我們家生理上不能,心理上不想要娃,養孩子太貴了,我朋友的娃冬天常常生病,又會抱怨托兒費用高,累得無法勝任‘成年人’的責任。而且我倆在各自的家庭裡都是大哥和大姐,從小就照顧過弟弟妹妹,相當於養過一次小孩了。現在我們已經乏了,只想享受沒孩子的生活方式。」

還有人說:「這是我體驗過最不豪華的豪華體驗了,而且貴得要死。有人覺得紐西蘭老齡化嚴重,可能會積極推動生育,平衡養老成本,但實際上似乎不是這樣……」

洋洋灑灑300多條評論,雖然也有討論「娃給家裡帶來了歡樂」的,但總體而言,基本上都是對養娃太貴了的控訴。

02

紐西蘭「生」娃

主打的就是一個免費

如果說帖子只是個縮影,那統計資料反映的,就是紐西蘭人越來越不願意生娃這個事實了——雖然總體人口在增加,但自然出生率從08金融危機之後就一直走低。

圖:紐西蘭統計局

圖:紐西蘭統計局

但儘管人人都在說貴,在紐西蘭要娃到底有多貴,養大一個娃的開銷究竟需要多少呢?

發現君今天就用幾個在奧克蘭生活的華人朋友的例子,和大家分享一下。

Sophie的孩子 圖:carving

Sophie的孩子 圖:carving

今年初,奧克蘭的Sophie剛生了二胎。

在紐西蘭,從媽媽懷孕到孩子出生,家庭醫生、助產士、部分產檢項目、部分孕期藥物、到生產過程都是免費的。以助產士為例,Sophie介紹,你只需找個離家近的註冊助產士,她就會幫你安排從產檢到生產的所有事情。

「但我找了產科專家,全程大概7,000紐幣左右。其實一般來說免費的助產士就很好了,當然產科專家在緊急情況時能讓你少受一點罪。」

產檢單據 受訪者供圖

產檢單據 受訪者供圖

Sophie說,孕期大概有15次左右產檢,包括驗尿、抽血、唐篩、糖耐等是免費的,而收費項目則有B超等,總共6次,每次收費80~100紐幣不等,有一項貴的要300紐幣。

「我個人感覺B超檢查超級難約,每次拿到醫生檢查單馬上約可能都趕不及,只能約遠一點的地方檢查。我的時間算是比較靈活,真不敢想象朝九晚五的孕媽們怎麼安排。」

圖:Pexels

圖:Pexels

媽媽懷孕期間,醫生一般都會開一些鈣片,葉酸,止吐藥等,這些都是免費的。但大部分媽媽都會再去買elevit(葉酸加複合維生素),大概80紐幣一盒,孕期加哺乳期大概要吃2~3盒。

像上面提到,生孩子本身是免費的,嬰兒出生後很多媽媽都會選擇去政府安排的birth care住幾天,前兩天免費,但後面就要付費,視乎不同房間,價格從635紐幣/晚到735紐幣/晚不等。

圖:Birthcare Auckland

「因為我是剖腹產,直接在醫院住了一個星期,都是免費的。」

03

紐西蘭「養」娃

無底洞才剛開始

爹媽們紛紛表示:前面生孩子像是免費體驗,後面的過程就需要不斷充值氪金了。

根據2018年OECD的資料,紐西蘭是西方國家中托兒費用最高的國家,一個收入處於平均水平且有二孩的雙親家庭,有23%的收入都用在了育兒方面。

以Sophie第二個孩子為例,奶粉錢大概每個月150紐幣左右、尿片130紐幣左右、衣服(穿哥哥姐姐的)和洗護用品100紐幣左右。嬰兒出院時的車載提籃、嬰兒床、推車躺椅等雖說是豐儉由人,但加起來也是筆開銷。

Westpac統計,新生兒一年的花銷大概在8,000~16,000紐幣左右(約合3.5萬~7.1萬元)

圖:Pexels

圖:Pexels

爹媽們都說,等孩子再大一點,開銷就開始不斷往上漲。

根據紐西蘭目前政策,3歲以下的孩子上幼稚園是沒有補貼的(政府計劃在2024年3月1日起將補貼年齡降至2歲),3歲以上孩子政府每週補貼20小時費用。

以Sophie第一個孩子為例,幾年前一週上5天幼稚園的開銷大概如下:

  • 3歲前每週380紐幣左右(不同幼稚園價格從300~400紐幣不等)

  • 3歲以後每週大概190紐幣左右(不同幼稚園價格從150~200紐幣不等)

按照家長得上班,孩子一年上50周幼稚園計算:

  • 3歲前的幼稚園開銷每年大概1.5~2萬紐幣左右;

  • 3歲之後每年大概1萬紐幣左右。

雜七雜八算下來,一年開銷可能在2萬左右(約合8.9萬元)。

04

小學免費

課外班支出上不封頂

在紐西蘭,孩子們到了5歲就能念小學了——同樣是免學費的。

圖:Pexels

圖:Pexels

Chris的孩子現在奧克蘭的公立小學讀書。

「夏季校服短袖短褲帽子加起來,一套85紐幣左右,冬季校服長袖POLO長褲再加外套,一套加起來174紐幣左右,各兩套穿三年就是518紐幣。」

另外中文課外班半年是550紐幣,游泳班200一個季度,而伙食費方面就看各個家庭的安排了。

受訪者供圖

受訪者供圖

「讀書不用錢,但學校會要求捐款(donation),不規律地要求家長捐款,基本上寫多少就要給多少,很多時候都覺得是巧立名目罷了。」

就在3月份,Chris就給學校交了包含活動費、捐款在內的360紐幣給學校了。

Sophie說,自家孩子的學校捐款大概是每年4次,每次200~300紐幣,一年下來大概就是千餘紐幣。

而且孩子課後班比較多,跳舞、足球、吉他、滑冰、美術、中文等課程,加起來每年大概8,000紐幣左右。

「如果學樂器會更貴一點,我了解到的鋼琴/小提琴課大概是60~120紐幣一小時(一節課),一週要上一兩節課,對很多家庭來說這開銷都不小。」

而且還有學校假期(School holidays)和文具等其他開銷,小學生的年度支出也會多了一些。

05

年齡漸長

家有吞金獸初長成

讀完小學,7~8年級對應的是初中階段,9~13年級對應的算是高中階段。

圖:紐西蘭教育部

圖:紐西蘭教育部

紐西蘭所有公立學校都是免費的,但需要交校服、文具和各種其他費用。

例如下面這份西湖男子高中(Westlake Boys High School)的2023年文具要求表,就列明瞭學生需要自備手提電腦、鉛筆、鋼筆、本子、計算器、耳機等等。

「不算手提電腦的話大概幾百紐幣。」

受訪者供圖

受訪者供圖

有奧克蘭家長說:「冬夏校服加上襯衣體育服襪子林林種種,平均下來每年都得2,500紐幣左右。而且有些男孩子用皮鞋踢球,踢一切東西,300多紐幣的鞋子,平均壽命只有6周,所以有時都去淘寶買鞋了。」

一雙奧克蘭高中男生的鞋子 受訪者供圖

一雙奧克蘭高中男生的鞋子 受訪者供圖

捐款(Donation)同樣是家長們避無可避的一項支出,以西湖男子高中為例,去年9月付了625紐幣之後,到現在暫時未有新通知。

受訪者供圖

受訪者供圖

而且在這個階段,孩子能接觸的課外班也比小時候要多,價格自然也稅水漲船高,下面是一些奧克蘭家長分享的相關費用:

羽毛球班私教,每小時大概50~130紐幣不等;

鋼琴私教,按老師資歷算每小時大概50~130紐幣不等;

西湖男子高中的賽艇訓練班一個季度(2023年9月1日~2024年4月1日)費用在3,900~4,300紐幣不等。

還有其他像是畫畫、網球、程式設計、外語等課程,相信一眾紐西蘭家長們會比發現君掌握更加一手的報價。

還有家長表示,如果孩子唸的是私校且報了不少課外班,一年開銷可能會達到5~8萬紐幣(約合22~35萬)。

吞金獸在哪都是吞金獸…….

06

過來人忠告

要未雨綢繆

花錢的方面說完了,說說掙錢方面。

紐西蘭規定,職工最多能夠享受52周育兒假,但其中只有26周由政府支付工資。這些工資的金額通常與職工的週薪或者平均收入相匹配,每週稅前最高金額為712.2紐幣。

例如BNZ、Kiwibank、Mercury和恆天然等公司都制訂了自己的帶薪育兒假期政策,補足政府沒有提供補貼的部分。

Catherine Emerson 圖:Stuff

投資公司Kernel Wealth的Catherine Emerson最近有了自己的孩子,她鼓勵人們在孩子出生前,要做好經濟上的規劃。

舉個例子,如果預計支出估計是5,000紐幣,那麼你需要準備額外的7.5萬紐幣的生活成本支出,還有1.5萬紐幣左右的新生嬰兒支出,也就是說第一年你就要準備好應付9.5萬紐幣的總支出。

「根據個人經驗,我和丈夫之前就算過,我們需要2.5萬紐幣來支付前期費用和我不上班的損失。」

07

生育率長期下降

有人「養不起娃」

總的來說,紐西蘭在育兒方面實際上算是比較友好,政府提供了很大一部分開銷的支持。

但實際情況就正如一開始帖子裡說,還有生育資料顯示的那樣,越來越多人選擇不生。

此外加上最近生活成本危機等因素,養一個娃基礎消費也變得越來越貴,甚至發生有媽媽買不起食物給孩子的情況,或者媽媽產後復工賺錢的收入,還付不起讓娃去上幼稚園的費用等情況。

圖:RNZ

圖:RNZ

還有紐西蘭家庭由於付不起幼稚園的費用,決定移居海外尋求更高收入和更大力度的兒童補貼,以維持生活……

圖:NZ Herald

圖:NZ Herald

難怪在聊到孩子開銷時

有家長很認真的說

「反正18歲,我就把他轟出去。」

不知各位還沒要娃/準備要娃/有娃的朋友們

對於這些開銷有什麼看法和見解

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

和大家分享你的觀點

相關文章

日本最文藝的城市,肯定不是京都!

日本最文藝的城市,肯定不是京都!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新週刊(ID:new-weekly),作者:蔣方舟,九州旅遊資訊網經授權發佈。 東京是我心目中最文藝的城市。 結論不是我...

日本最文藝的城市,肯定不是京都

日本最文藝的城市,肯定不是京都

東京才是最文藝的城市。它的文藝有種煙火氣,但我偏偏喜歡這種煙火氣。在東京,你會邂逅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和村上春樹。 東京是我心目中最文藝的城...

加拿大落基山究竟有多美?

加拿大落基山究竟有多美?

有人說落基山脈,等於將50個瑞士融合在一起,SO,它到底有多驚豔? Photo: Unsplash/Alex Shutin 關於落基山究竟有...

在日本,代孕合法嗎?

在日本,代孕合法嗎?

很多人可能還不怎麼了解代孕,簡單跟大家解釋下。代孕呢,就是找個適合的女性幫十月懷胎生孩子,生完把孩子接走。 具體呢,又分兩種,一種是使用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