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的大火過去了3年,它被修復得怎麼樣了?

你相信巴黎聖母院有一天會消失嗎

——《巴黎聖母院》

上個月的15號,是巴黎聖母院被燒燬三週年的日子。

時間過得真的好快,大家還記得法國總統馬克宏曾承諾過的,在2024年巴黎奧運會開幕之前,會恢復巴黎聖母院昔日的輝煌。

那麼,如今經過三年的重建工作,它被修復得怎麼樣了呢?

經歷三年修復的巴黎聖母院,如今怎麼樣了

巴黎聖母院這座古老的哥特式建築,距今已經有800多年曆史(始建於1163年,於1345年完工)。

經歷三年前那樣一場大火之後,想要重修它是件相當不易的事

· 資金匱乏 ·

首先,資金對於它來說就是個老大難。

一家歐洲保險公司曾表示過,重修巴黎聖母院的總成本大約要80億美元(約合523億人民幣)

但好在,僅一天之內就籌集了7億美元的民間籌款。

曾英國《衛報》也報道過,截至2021年4月11日(據不完全統計),已籌集修復捐款約為8.33億歐元(約合65億人民幣)。

但這與最終支持巴黎聖母院的完全修復,還差得很遠。

· 拆除工作艱難 ·

除此之外,在重修巴黎聖母院之前,還有一段非常繁瑣複雜的拆除工作

工人們耗時5個月,拆除了重達3萬噸被燒燬的腳手架。

還要將大火過後,被汙染的「擁有8000根管子的巨型樂器」,逐個拆下來進行深度清潔,再將它們按原樣組裝。

僅此這項簡單的小工作就預計要

僅此這項簡單的小工作就預計要

消耗4年

· 材料昂貴 ·

就算前期工作都已經妥善處理完畢,後期正式的施工也困難重重

首先,巴黎聖母院的建築材料相當難尋。就比如說教堂的支柱、拱門和拱頂三個地方,是由不同石灰岩石頭搭建而來。

專家需要從各種地方,甚至是地下采礦場去尋找合適的石材,但時隔幾百年的舊採石場到底在哪,是個問題。

再比如說,巴黎聖母院的木製塔尖,原本的材料是使用了源自中世紀以來不同時代的1300棵橡樹

當時,這1300棵橡樹都有著統一的標準

當時,這1300棵橡樹都有著統一的標準:

樹齡在150歲~200歲之間

直徑在50

~

90釐米之間

高度在8

~

14米之間

14米之間

而至今(今年3月)為止,只找到8棵符合要求的橡樹。

不僅如此,這些樹必須在3月底之前被砍倒,否則橡樹分泌的樹液會讓木材過於潮溼。而在被切割成橫樑之前,樹幹還得晾乾18個月。

· 專業修復工匠的缺乏 ·

此外,人力方面也是一個相當棘手的問題。

假設以上我們提出的建築材料問題,都得以解決,但怎麼去尋找擁有傳統技藝的工匠,可以將其修復到曾經的樣子呢?

比如剛剛我們所說的,去地下采礦場尋找合適的石材,即使找到了,怎樣去復原900年前的石雕技藝也是非常困難。

此外還有,如果要修復19世紀建造的塔尖,如果不是精通中世紀手藝的工匠,又怎麼能將材料打磨成完美的尺寸?

如果另外去培養一批工匠,那需要的時間可能要拉長至幾十年了。

· 疫情暴發,被迫中斷 ·

相比之下,疫情的接連暴發,已經算是其中可以忽略的問題了。

斷斷續續,停工復工,再停工再復工的工作節奏,已經不是什麼不可面對的難題。

· 時間緊 ·

還有法國總統馬克宏曾承諾的,在2024年巴黎奧運會之前,會恢復巴黎聖母院昔日的輝煌。

而如今只剩下僅僅一年的時間。

而如今只剩下僅僅一年的時間

· 網路紛爭 ·

而巴黎聖母院修復到如今這個階段,一面是政府、施工團隊、設計師在克服施工難度,另一面也在經歷著網路上的紛爭。

不少網友對2024年建築修建完成表示不太相信。

也有對巴黎聖母院被修建成了一座現代建築表示不滿。

當然,也有很多網友,對再次看到巴黎聖母院表示十分的期待。

當初的大火,是人類藝術史上的浩劫

但無論工程如何複雜,巴黎聖母院都會以一個完好的新面貌重新復出,以此來彌補3年前巴黎聖母院那場令大家痛心疾首的大火,那次人類藝術史上的浩劫。

· 燒燬的過程,令全世界痛心疾首 ·

當年,據說那場大火可能跟巴黎聖母院正在進行的翻新工程有關。

但火勢的凶猛與巨大,完成讓全世界的人都慌了手腳。

無數網友為之悲痛:「卡西莫多失去了他心愛的姑娘,而巴黎,也終究失去了聖母院 !」

· 全世界的設計師,紛紛獻計 ·

為了這一藝術品的重新復原,法國最快速度的在國際範圍內舉辦了競賽——徵集巴黎聖母院新塔尖的設計方案。

全世界無數的設計師為此獻計獻策,雖然不乏有腦洞「突破天際」的,但每一個人都在心繫著這座偉大的建築。

其中斯洛伐克建築師 Vizumatelier,設計一座輕質的塔頂,最特別的地方莫過於塔尖有一束光,點亮時可以直衝雲霄

他稱「在哥特時代,工人試圖讓建築到達天空,我們現在有條件實現它,為什麼不就這麼做呢?」

而AJ6工作室的方案,將塔尖設計成了幾乎完全由彩色玻璃製成

不僅在外觀上,帶來極為璀璨的視覺效果,自然光通過玻璃的折射,還能在教堂內部,形成一個彩色的聖經圖案新世界。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方案中,「巴黎心跳」贏得了頭獎。

新的塔尖被設計成了多面鏡子,可以隨著塞納河畔風光的變化而變化。

玫瑰窗被設計成了全新的萬花筒圖樣,而萬花筒的中心是漂浮的時間膠囊

設計師表示新的塔尖的設計代表了人類的記憶、存在和希望,時間膠囊可以有節奏地上下移動,呼吸和與城市一起跳動,讓巴黎的心跳重新復活

在所有方案的背後,我們看到的是,全世界設計師都在竭盡全力地彌補那場大火帶來的損失。

希望可以恢復它昔日的輝煌

其實,像巴黎聖母院這樣,世界名築被大火燒燬的事件,並不是孤例,一些歷史遺產和它有過同樣的命運。

比如日本京都的金閣寺,曾在1950年被一把人為的大火燒燬。

5年後開始重建,最後成了今天的樣子。

韓國首爾被視為「國門」的崇禮門,也遭受過大火摧殘,樓閣上部木製框架連同瓦片全部崩塌。

最終耗時5年,斥資270億韓元重新修繕。

澳門大三巴牌坊,曾經是一座完整的教堂。

同樣被大火燒燬,如今只剩下一個牌樓,作為聖保祿教堂的遺址,以供遊客參觀。

這些古蹟都曾受大火重創,但後來無論是經過重建還是保留,在一定程度上都獲得了新生。

這世界上,有些毀滅意味著消失,而有些則伴隨著重生,所以我們仍然可以期待,巴黎聖母院1年之後(或許是)的涅槃重生

圖片素材

圖片素材:

https://www.friendsofnotredamedeparis.org/reconstruction-progress/

AD《Two Years Later, Here’s the Latest With Notre-Dame’s Rest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