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代的落幕

每個去巴黎旅遊的人,一定都會去麗都看一場歌舞秀。
它與紅磨坊、瘋馬秀齊名,並稱為巴黎夜總會三大秀。法國人有這樣一句話:「白天的巴黎在埃菲爾鐵塔,夜晚的巴黎在麗都。」可以說,麗都就是浮華如夢的巴黎夜生活代名詞。
春風沉醉的晚上,穿著盛裝華服步入舞廳,臺下是觥籌交錯的香檳晚宴,臺上是身姿曼妙的長腿女郎徹夜笙歌。
晃動的燭光,搖曳的裙襬,誇張的粉色鴕鳥羽毛……香豔奢靡的氛圍,讓人短暫忘記現實,回到蓋茲比年代的紙醉金迷。

麗都夜總會坐落於繁華的香榭麗舍大街,擁有70多年曆史。撒切爾夫人、戴安娜王妃、奧黛麗·赫本等政要名流,都曾是它的座上客。
巔峰時期的麗都,每年接待50萬名觀眾,光是香檳的消耗就超過了30萬瓶。
可惜,這樣的傳奇地標也沒能抵擋住疫情的衝擊。
上週,它的新東家雅高集團突然宣佈,解僱麗都的大部分員工,歌舞秀也將隨之徹底終結。
我們又見證了一個時代的落幕。
01
舞蹈天團全體被裁
未來不會再有歌舞秀
去年12月,麗都被法國酒店巨頭雅高集團收購。如今,收購完成後的第一步計劃就是大規模裁員。
原有的184個崗位被裁減了157個,只保留技術和行政人員。麗都的永久演出團隊——舉世聞名的「藍鈴女孩」也被解散。

「藍鈴女孩」堪稱「巴黎最美女子天團」,是傳奇舞者瑪格麗特·凱莉於1947年建立的舞蹈團。
成為藍鈴女孩有著嚴苛的標準,不僅要身高超過175cm,腿長,身材勻稱,還要有紮實的舞蹈功底,可以挑戰各種高難度動作。最新一代藍鈴女孩更是經過了500多場歐洲及美洲地區的面試才被選拔出來的。

自舞團成立以來,她們將麗都秀的水準推向了巔峰,也代表了麗都最亮眼的一張名片。《福布斯》曾評價她們是「世界上最美麗、最有才華的舞者」。
現在,這些曾經風光無限的一流舞者居然走到了集體失業的境地,令人唏噓不已。
不過,董事會承諾,直到2023年春季之前,都還會繼續支付員工工資,儘量減少他們的損失。

雖然麗都的場館沒有被拆除,但管理層決定走一條「新藝術路線」,將這裡改造成音樂劇院,轉型做音樂劇。至於歌舞秀,從此將不復存在了。
這一訊息刺痛了很多人的心。
紅磨坊總監、麗都創始人的孫子Jean-Jacques Clérico說:「巴黎夜生活的一顆明珠正在消失。」
著名編舞兼舞者Bruno Vandelli在社交平臺上發文感嘆,「麗都結束了!告別這座巴黎的地標真是太遺憾、太可惜了。這裡所有的舞者和工作人員照亮了巴黎之夜……這是一個悲傷的訊息。」

許多法國人甚至因為麗都退出歷史舞臺而感到絕望。
「麗都代表了法國在世界上的形象。它的消失,或許也意味著巴黎文化的衰敗。」
02
巴黎的頂流
曾試圖自救
人們之所以對麗都頗有感情,是因為它見證了一個最繁華的時代。
1946年,麗都在香榭麗舍大街78號正式開業,上演了世界上第一場「晚餐秀」(Dinner Show)。
所謂「晚餐秀」,就是餐飲和表演的結合。觀眾可以一邊品嚐佳餚美酒,一邊欣賞繽紛炫目的歌舞,享受多重感官刺激。
全城的社會名流蜂擁而至,爭相體驗這種新型娛樂模式。巴黎的浪漫奢靡都濃縮在這頓晚餐裡,首秀大獲成功。

此後,麗都又開創了一系列大膽新穎的舞臺形式,從其它夜總會中脫穎而出,坐穩了「頂流」的位置。
當時的麗都有多會玩呢?瀑布、滑冰場、泳池、噴泉都能搬來。舞者們在雨中跳芭蕾,在噴泉裡嬉戲,甚至騎著馬在臺上奔馳,乘著「大鳥」裝置飛躍舞廳……
這些創舉,讓麗都幻化成一座夢幻的天堂,一切奇思妙想似乎都有可能在這裡實現。

1977年,麗都搬到了現在的地址,香榭麗舍大街116號,更靠近凱旋門。這也是麗都的巔峰時期,門口每天晚上都要大排長隊。
因為一直走在時代前端,麗都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頂級藝人來此演出,包括法國已逝國寶女歌手Edith Piaf、搖滾巨星Johnny Hallyday、英國重量級歌手Elton John等。
極盡奢華的環境,自然也受到了社會名流們的追捧。伊莉莎白·泰勒、碧姬·芭鐸、阿蘭·德龍等明星都到訪過麗都。澳門「賭王」何鴻燊也曾和家人在這裡用餐。

進入新世紀後,麗都依然不吝嗇豪擲重金,繼續維持高端的運營模式,打造更震撼的視聽盛宴。
最近的一場轟動之作,是2018年的全新歌舞劇《奇幻巴黎》,總投資高達2500萬歐元。
原本的舞臺被翻新成一個2000平方米的超大全景廳,可容納1000多名觀眾同時觀看演出。還修建了真冰場、水景噴泉、以及一個可以儲存80噸水的游泳池。
服裝師為這場秀設計了600套演出服、250雙演出鞋、200頂帽子及頭飾,上面鑲綴著200公斤羽毛和200多萬顆施華洛世奇水晶,華麗耀眼至極。

對於這部新作,麗都信心滿滿。當時,它的目標是在3年內將年營業額從3800萬歐元提高到5000萬歐元,並讓觀眾人數翻倍,達到100萬人。
然而,誰都沒想到,這會成為麗都最後的輝煌。
03
歌舞秀過時了嗎
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巴黎所有的歌舞廳和音樂廳營業額暴跌80%。
對於麗都來說,問題不只是國際遊客的流失,它維持運營的成本也極高。在香榭麗舍大街,每年的租金至少是500萬歐元。
最近公開的資料顯示,過去10年中,麗都累計虧損高達8000萬歐元。
想來是已經看不到任何起死回生的希望,麗都才做出了徹底取消歌舞秀的決定。

與此同時,「三大秀」中的另外兩個,紅磨坊和瘋馬秀,雖然幸運地活了下來,但也在艱難求生。
紅磨坊以康康舞聞名,舞者上半身裸露,只穿戴華麗的羽毛或金屬片,體現法國女郎的濃豔和奔放。
因為傳統表演收入的不斷縮水,紅磨坊不得不開發一些新的業態,比如增設酒吧和音樂廳。前兩天,它還與Airbnb合作,130年來首次開放入住。
比起麗都和紅磨坊,瘋馬秀更熱辣,以裸舞著稱。近兩年,為了吸引更年輕的觀眾,它對經典節目進行了改版,開始嘗試不同的風格。

曾經風光無限的巴黎歌舞秀,如今不再是引領世界風尚的潮流代名詞,反而陷入了「過時」和「沒落」的爭議。
很多人認為,以甜美性感著稱的藍鈴女孩、瘋馬女郎們,已經不符合當下審美多元化的趨勢。
羽毛、亮片、歌舞昇平,也被看作是浮誇的象徵。
但無論如何,我們還是希望這些歌舞秀能一直存活下去,保留黃金時代的巴黎那段美好、浪漫、閃閃發光的歲月。
文、編輯/strawbe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