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愛乾淨的日本人喜歡去印度旅遊?

最近有位叫Megu的日本網紅美女,模仿印度信徒在恆河水裡沐浴火了。

大家都知道印度的恆河水,一直以來都是和福島核輻水比肩的存在。

那條被當地人說成可以淨化身體的河流,裡面有未處理的工農業廢水、生活汙水,無處不在的大腸桿菌,以及死老鼠等動物屍體混入其中,屬實不是一般外國人的免疫力能承受得住的。

於是,在日本網紅妹子把自己的腦袋泡進水裡,三進三出後,毫無意外地生病了

下水當晚就出現發燒、喉嚨痛、流鼻涕等症狀,直到兩天後才退燒…..

有點出乎意料的是,妹子並不是一次來印度旅遊,她曾多次來到這裡。經歷過無數次食物中毒,在有糞便的海水裡游泳,吃過很多「乾淨又衛生」的印度街頭小吃,甚至還在海上貧民窟生活了6個月。

對於這個神奇的國家,妹子一直都是熱衷的。即使吃過不少吃過「苦頭」,依舊對赴印之旅樂此不疲…..

這次,妹子在恆河沐浴「聖水」後生病的視訊在網上爆火後,引起了不少網友的討論。

其中,有位網友在下方留言:「我有次在飛機上遇到日本人,本來以為他們去香港,結果是去印度……」

這條乍看起來平平無奇的評論,卻不由地戳中其他廣大網友心中一直以來的疑問。

不論是在新聞上還是事實生活,感覺都有不少日本人喜歡跑去印度旅遊。

照理說,日本一向以乾淨整潔出名,而印度比較髒亂隨意,為什麼日本人偏偏愛去印度呢?

01

印度,很獨特

說起來這個,很大程度上和日本的地理環境有關。作為一個南北長居的國家,日本雖然面積不大,但是國內不同地域之間的生活習慣、氣候風土、飲食、民間工藝品等各有特點。

明明只有一個單一的民族,卻能劃分成43個都道府縣。

對於日本人來說,即使是國民差異性不是很大,他們也喜歡花各種各樣的工夫,去尋找不同。

因此,在享受地域獨特的文化差異方面,印度很好地滿足了他們的需要。

另一方面,在學習外來優秀文化上,日本一直以來都在扮演一位「好學者」的角色。

以前中國文化鼎盛,像中國學習。明治維新以後,歐美趕超東方,日本又積極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

這是一段十分漫長的學習過程,以致於日本人在外國人面前一直處於自卑的狀態。

直到上個世紀後半期,日本經濟高速增長,國民手中有錢了,他們終於感受到實力支撐的真實感。

於是,海外旅行熱潮開始了…..

在日本人的心裡,渴望去他們從來沒有了解過的「異世界」。

哪裡是呢?中東是,非洲是,那些存在於想象中卻很模糊的地方,令人心馳神往。

但是他們又不會真的跑到另一個大洲。因為一般的上班族,休息的假期只有黃金週幾天時間。

再加上印度和日本同在亞洲,在地緣上可以讓他們更是安心,同樣具有「異世界」特色的印度,理所當然地成為了日本人旅遊的首選。

02

「重口味」的日本人

關於日本人喜歡去印度旅行,最讓人迷惑的是,日本人怎麼就偏偏愛印度呢,明明其他東南亞國家也不差啊…..

好的,問題的根源就出於印度太髒亂差上了。

如果只有一般的程度,對日本人的吸引度,都不會達成如此登峰造極的地步。

日本人挺「重口味」的,或者說挺享受尋求刺激的過程。

他們很喜歡和自己國家完全相反的地方。或許是他們從小生活的社會氛圍有些關係——太過於強調群體意識,弱化個人的思想,造成每個人都很壓抑。

壓抑久了,結果可想而,需要刺激下才能重新煥發生命的活力。

印度的恆河水不是連死屍都往裡丟嘛,那便進去泡一泡,證明一下自己對生活的輕描淡寫。

印度食品安全質量不能保障,要得就是吃後的「生死有命」。

記得之前日本有個新聞報道,一家飯店的老闆以為自家飯館的飯菜中混入了頭髮,立即剃了光頭,以表歉意,希望獲得顧客們的原諒。

殊不知在印度,日本人將這種挑剔化為烏有,生怕做路邊小吃的商販們,戴上手套,多此一舉,讓挑戰難度不夠。

這算什麼,自虐傾向?

這算什麼,自虐傾向?

讓人無比糾結卻又其樂無窮的感受,這種在旁人眼中有些「變態」,日本人樂在其中。

我們再舉一個例子,大家都知道,印度人挺喜歡說謊的。這種說謊可以理解為他們不說實話,但更準確地說,就是在錢這方面沒有什麼道德底線。

如果顧客是個軟柿子,那就只能被他們拿捏,儘可能從日本人手中忽悠出來更多的錢。

日本人知道這個現象嘛,他們不僅知道,甚至上是對此瞭如指掌。他們清楚的明白只要繼續保持在日本時謙遜的禮貌,自己將化身為待宰的羔羊。

好了,日本人終於可以明目張膽的拒絕了,能堅定地對當地的印度人說「No”,不用再不好意思。

當然了,不經常旅遊的日本人骨子裡還是不能一下子將此技能完全拿捏。

不過真正施行後,還是會很高興。畢竟,生活重在挑戰嘛!

在網上看過個日本網友分享:他去印度旅遊,看到小吃的價格明晃晃地寫在看板上,小販還是向他要了兩倍的錢。

起初這位日本網友還覺得很惱火,心裡卻在暗暗期待小販將找會什麼理由來騙他的錢…..(笑哭)

03

日本人到印度講英語無壓力,

不用在意口音問題

作為英國曾經的殖民,印度在長時間被統治,英語也成為印度的官方語言。

目前英語仍舊是印度唯一可以全境通用的語言,廣告、媒體、公共標識等都大量使用英語。

因此即使是當時英國統治印度採用的是扶植當地勢力,只有比較富有的階層能流利使用英語,但是本地窮人基本簡單的英語還是明白的,用於做點小買賣不成問題。

說到了講英文,不可避免要再說說口音問題。如果說中國人講英語,只是能聽出來是國人口音。那印度人和日本人講英語,多半得靠猜了。

圖源:tabippo.net

圖源:tabippo.net

印度人很善於用本地文字轉寫英語,使用表音文字的語言,樂於音譯、轉寫而非意譯。

印度諸語言有大量的自由的英語藉詞,這種情況更加強化了人們用母語音系發英語發音的行為。

反觀日本,也是一樣。日語發音相對於其他語言,音節要少,都說平舌音,舌頭不能捲翹。引進來的英語,都使用五十音來表達,會奇怪不難理解。

由此一來,印度人和日本人宛如平衡秤上差不多相等的砝碼,誰也別笑話誰,所以日本人去印度旅遊,就不會為語言溝通問題而感覺有壓力了。

04

在日本人眼中,印度並不「差」

四大文明古國,古中國在其中,古印度也在。印度,雖然一直被很多人貶低,但是它的底蘊是客觀事實。

它有超越千年的悠久文明歷史,人口已超過10億。以佛教和瑜伽為代表的文明、運動走進了世界。

在日本人之中,也有很多佛教的信徒,他們渴望去印度感受宗教神聖。站在一堆印度人之中,彷彿自己暫時成為了這片土地中的一員被佛法淨化。

不只是日本人,很多其他國家的人也都是抱著同樣的目的來到印度。比如,披頭士樂隊的所有成員都在印度修行過。

史蒂夫·賈伯斯年輕時曾在印度待過1年。後來,他還建議連facebook的創始人祖克柏「最好去印度」。實際上,祖克柏也在印度住了一個月。

印度人的數學能力在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

這句話並不言過其實,印度是全球IT工程師的搖籃,在矽谷的從業人員中有30%是印度人。全球競爭力報告指出,在科學家和工程師的可獲得指標中,印度均排名世界第一。

而日本學校中,數學教學的很多內容,都是來自印度。在知識和技術方面,日本人還是以很尊敬地態度對待印度。

回溯歷史種種,日本人一直對印度心存感激。

二戰日本戰敗,日本國內需要重建經濟,急需鋼鐵和其他原生金屬礦石來建造基礎設施。然本國資源匱乏,沒有一個國家願意幫助日本。

這時是印度為日本提供了大量的鋼鐵和金屬。

日本人有了資源後,重建了工業、道路、城市。上世紀50~80年代,經濟飛速提升。

可以說,日本重生是建立在印度的援助之上的。

到目前為止,日本的鋼鐵業也是非常感謝印度曾經的幫助。現在只要日本需要鋼鐵,都會先去問印度能不能提供。不能提供,才去和別的國家合作。

05

印度,讓人很開心

印度電影有個最大的特別,就是讓人看完後感受開心。電影中會剪入歡快的舞蹈場面,而且一定會有一個圓滿的結局。

這在日本人看來是無法想象的,無論是以《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為代表的劇情歌舞片,還是以《小偷家族》等演繹普通人生活的作品,都是帶著濃濃的「致鬱風」,彷彿不探討出人生的真諦,便不能體現電影中高深的藝術。

印度人不這樣,生活就是生活,簡單而貧窮的生活,卻也能自得其樂。

似乎是種天賦,對任何事情都看得開,日本人很羨慕他們很找到快樂生活的訣竅。

印度的一切都很亂,用一個成語來形容就是亂七八糟。電車和飛機頻繁晚點,交通部門跟著胡亂運營。排了幾個小時的航班,結果又被取消了。

計程車開得很野,路上總是塞車,喇叭聲不絕於耳。一頭牛在前面悠閒地走著,牛糞撒得滿地都是,人們光著腳在旁邊走,老婆婆徒手把糞貼在牆上晾晒…

這就是最真實印度,沒有過多的規則束縛,亂七八糟的隨心所欲。雖是發展中國家,卻有發達國家日本都無法享受到的自由。

在印度人根深蒂固的信條裡,人死後都會被燒成灰,衝進恆河。反正人死後都會被捲入同一條河流中,那就在人生這條河流中盡情享受吧。

坐在長椅旁邊和遊客搭話的印度大叔,會不知為何高興地唱起歌來;一邊在附近的空地中生起篝火的陌生印度人,會邀請外國人一起玩耍…..看著和藹可親、忠於本能、無論何時都吵吵鬧鬧的印度人,會給人有一種溫暖的、愉快的、可愛的、積極的感覺。

一向被冠上「冷漠」的日本在科學發展的過程中,漸漸消失的動物本能、人類本來的溫暖、幸福的本質,在印度被找了回來。

被採訪過的很多日本人都曾說,「我再也不會去這個國家了!」,但是一旦離開印度,還會懷念….

自由、不必刻意保持分寸感、且有人情味的氛圍,或許會讓他們流連印度的最大原因吧…..